端午节,从屈原投江谈自杀心理与危机干预

「中国人打算自杀的时候,总是惯于从什么东西上往下跳—桥上、楼顶上、悬崖上。」

──何伟:《江城》

前两年上海华东师大学者江绪林自杀的新闻,悲痛之余,想起自己曾经于华东师大学习,故作此文以试图从哲学与心理学角度,剖析悲剧,并提出避免悲剧的可能方法。

2013年,我来到上海华师大当交换学生,习惯注音符号的我,在用汉语拼音的计算机前,吃力的查找图书馆数据。我试了一会儿,选择不再跟输入法死嗑,转而漫步于书架间,先认识一下新学校的气氛。

《江城》是我偶然在书架上找到的一本书,作者何伟是美国人,本名Peter Hessler,这本书是他1996年到四川涪陵师范学院(今长江师范学院),任义务英文教师的生活纪录与反思。

当中有一段记载,与何伟同至涪陵服务的亚当,第二学年开学的时候,发现班上一位叫珍妮[1]的学生没来上课。亚当问班长珍妮去了哪里,班长说:「她死了。」

那个夏天,珍妮跳桥自杀。

对于珍妮的死,何伟从他在农村的观察,引述了他对此事的分析。一般人对农村的概念之一是贫穷,但贫穷并非杀死珍妮的原因。何伟写道: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中,66%是女人。[2]社会学家认为这种不平衡部分导致了女性的高自杀率,它主要发生在乡下。这些乡村的自杀很少是出于贫穷;事实上,它多数是发生在相对富裕,受过些教育的农民阶层中。

亚当的学生珍妮就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她并不穷,她有着读书的机会,对农民女孩来说是不寻常的。但珍妮的职业道路很可能会是回到家乡教书,对于一个如此聪明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叫人抑郁的前景。

我猜想,她可能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同样也看清了她未来人生的凄凉:去做一个乡村的教师,早早结婚,生孩子。到了后来多少就是如此——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

这一段故事,当时引发我对「自杀」议题的哲学与心理思考。到底超出珍妮所能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珍妮承受不了,其他人却能承受?承受不了的处理方法,为何是自杀?

并且如珍妮一样,中国历史还有其他以坠落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例子:

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王国维,自尽于颐和园昆明湖。

张国荣,从饭店窗户跳下……

中国农村自杀率曾3倍于城市 女性是男性2.74倍(深圳晚报)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撇开如张国荣等饱受生理机制失衡影响的重度忧郁症患者,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些自杀的生灵,回应珍妮带给何伟的生命议题?

我想起一项十分古典的理论,就是「认知失调」。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以及先秦时期,孔孟谈论一个人在想要做坏事,或者已经做坏事之后的良心不安,都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

近代对认知失调着墨最深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范士庭(L. Festinger)的解释,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倾向,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和谐一致。失调大体现形为两种情况[3]

1.当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不一致,使个体觉得紧张,因此产生欲行恢复平衡的内在动机。

好比对某些学生而言,逃课是「不对的」,但他还是逃课了。或者某些想要戒除自慰的来谈者,他们通过自慰获得快感,又同时苦恼于自慰之后的罪恶感。

2.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以上的认知,而这些认知之间彼此有矛盾,致使个体认知上产生冲突而引发心理失衡现象。

就像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在一个人思考时,肩膀两边出现天使与恶魔,提供他向善或向恶的建议,两个建议都在某个程度能为自己带来好处,并有其道理,使人无法做出抉择,引发内心的压力。

用古典哲学来解释,这两种情况便是两种真理:

1.存在的真理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名实相符」,譬如当我们在谈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的实质确实符合我们对它的认识。反例就好比指鹿为马的故事,当我们非要接受一匹鹿是马,就会造成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承认)之间的冲突。

2.逻辑的真理

好比今天地湿了,可能是天上下雨造成的,或者有人泼水造成的,无论是什么原因,至少在逻辑上有一个合理的推理

但有些事情的推理并不符合我们简单的思维逻辑,好比当一位女孩感觉有个男生对她很好,她认为这个男生在追求她,结果当她试着要跟男生谈恋爱,男生却表示自己只是把她当亲妹妹,这时女生可能就会遭受一个认知上的冲击。


§成长:内外整合的历程

除去道德的外衣,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认知系统,指引我们的行为。

但这个世界并不受我们的认知系统控制,我们的自我认知,很多时候都是一套主观解释,他只能跟随现象,无法左右现象。就像我们可以分析高考选系的各种要素,但不意味着那些考虑肯定能满足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成长是学习去自我中心的历程。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哭闹就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会明白自己的有限性,这会对我们的认知带来冲击。健康的心理发展,会使一个人不因为感受到自身的不完美,产生过份自卑,以及依旧想操控一切的妄想。

一旦操控不了,就会产生失落感。自杀象征完整的,可预期的结局,就像把生命的圆种种无法预期的缝隙都给补上。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自杀是极端自恋的表现」,这和范士庭的认知失调论不谋而合。

范士庭举了一个例子,他研究那些老烟枪,发现他们尽管接收到各种科学证据,证实抽烟对身体极其有害,但他们还是会自行找出一套「合理化」的解释,通过这套解释「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这种形同自我欺骗的方式,能让内部认知和外在行为重归一致,消除认知失调。

当这种使自己的认知合理化的想法,和妄想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结合,而这种结合用来强化自杀的念头,再加上一点冲动的情绪,就很可能促成一个人实行自杀。


§不合理的合理化:屈原与渔父

以前面谈到的屈原为例,《楚辞.渔父》中有段故事,屈原在投江前和渔翁对话,屈原悲叹,我今天被楚怀王放逐,都是因为这个世道大家都堕落了,就我一个人洁身自爱。[4]

渔翁听了,便点出屈原思想中的片面偏执,表示圣人之所以能够解决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往往就在于他们懂得变通,反问屈原今天被放逐,不就是因为自以为清高,不肯顺应世理的结果吗?[5]

屈原反驳,表达了自己宁愿跳江自杀,也不要让这污浊的世道玷污了自己的清白。[6]

渔翁笑答,清澈的水可以用来洗帽带,混浊的水还是可以拿来洗洗脚。说完就划船离开,不再理会屈原。[7]

某个层面来说,屈原将自己自杀的动机和目的「合理化」。有时,强迫自己将某些事情合理化,这本身就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把自己的情绪逼到极限。

我想起有次来了一位中年来谈者,他自责不够孝顺,他逼着自己承认虐待自己的父亲是好父亲,但实际上他的父亲一直都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于是他给自己父亲的暴力行为加上了许多「不得已」的解释,幻想出那些父亲对自己的暴力其实背后都有一个爱的原因。但每当父亲继续对他施加暴力,来谈者就会饱受一次内心煎熬。他希望我帮助他重新找回对父亲的爱跟尊敬,即使他得面对父亲种种伤害行为。

§僵化的逻辑推论:王国维论欲望

我们的认知系统并不总是能禁得起自我检视,因为每一次认知上的打击,都像是在告诉我们,非但我们不完美,世界(他人、环境)也不完美,而在这个不完美的集合体中,我们过去引以为生活目标的种种希望,可能都是一场空。

假如屈原是罔顾了人生的现实,只愿意承认一个道德理想的乌托邦。那么王国维的死,则是在承认现实的痛苦中,加强了对现实痛苦的困境所导致的悲剧。

王国维在其所著之《心理学》中,将欲望的状态分为四种:

第一、恐现在之快乐之灭亡,欲求其永存而用力者;

第二、别无所希望,但求免现在之苦痛者;

第三、不问现在之状态,唯求于将来得快乐者;

第四、欲必将来之苦痛是也[8]

王国维以为,人生之初人心只有感情现象,有了理性就开始思考、担忧当下与未来,引发快乐与不快乐的念头。但能够满足欲望又需要理性,理性若能找到满足之法便快乐,找不到则最终将导致主体的灭亡。[9]

毋宁说,王国维的逻辑推演是缜密的,但他推演出来的却是一套通往空无的存在观点。江绪林和王国维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空无和困顿,看见一个人的渺小与卑微,这都是生命的真相,但当我们过份着眼于这部份,却会同时失落生命另一面的光明。

当我们只看见黑暗,我们很容易感到无助,选择在黑暗中坠落。

§避免自杀悲剧的一般性原则

试想今天你是汨罗江边的渔父、昆明湖畔的游人或与珍妮巧遇的咨询师,或者我们就是平时关切他们的朋友,我们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总的来说,正如「台湾自杀防治中心」指出,自杀发生的心理状态大体有三者:矛盾(认知)、冲动(情绪)、僵化(将自杀行为合理化)[10],三者中有两者其实都是认知失调的结果。

按中心专家的建议,只是一味否决他们想要自杀的念头,或是告诉他们还有更悲惨的故事,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我们得意识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是「求助者」,但求助者不等于「弱者」。我们能给予最主要的支持,就是「不带批判性的聆听」,专注对方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与意见。

强力的指责,或是缺乏同理心的批判,只会让来谈者在对外的认知上筑起更高的墙,反而强化了他自身原本失调的认知误区。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对来谈者自杀可能性的评估,譬如了解他的自杀计划,如果谈到自杀工具,(可能的话)试着移除该工具。

若当下情况危急,留下来陪伴他,用时间换取空间,尤其当自杀者的自杀冲动得到舒缓,自杀的行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复发。待对方自杀念头暂时解除、情绪和缓之际,建议趁此期间寻找能够提供支持的资源,譬如带他去看咨询师或相关机构求助。

§健康的合理化:走出自我方能内外和谐一致

这里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曾国藩也曾如屈原一般,感叹人皆为一己之私而活,赵烈文告诉他:「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确实人性中都有对钱财、权力等私欲,但要成就一个良序社会,必须建立在普遍人性的理解上,点醒了曾国藩。

回到认知失调的理论上,我们是否能从认知失调的理论本身,避免自杀悲剧?

实则认知失调的理论有其积极面,人生中的许多课题,都会引发我们的认知失调,好比小时候长辈教导我们要诚实,可是长大后却发现诚实不见得对自己有利。

然而,这也是生命的契机,使我们有机会在失去内心与环境的和谐一致时,重新整合自我与环境、他人之间的定位。

故重点就在于成长过程中,建立一般到道理的价值观之外,亦不失通达、接纳与开放的情商培养。使合理化趋于真正的合理,在不断接纳新知的人生进程中,随着时代一起成长,保持个人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对话。

最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悲剧,每出悲剧下都有一套个人处事的价值观。我想起印度禅师奥修(Osho),他以为这些悲剧其实都来自于头脑的幻象,这个幻象或许就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当我们为自己的幻象做了太多的投资,我们就舍不得从幻象中走出来,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融在幻象里面。

奥修说:「唯一可能的成熟就是透过生活。」

故自杀并不是我们成长的答案,自杀是对成长的彻底逃避,死亡断绝了所有成熟的可能。

那么咨询师,或者家长、老师能在成长上能做什么?其实就是给予的其实就是一个健康的认知环境。举例来说,对于「该不该告诉孩子圣诞老人是真的,还是假的」的问题上,你会怎么做?当孩子问他从哪里来,你会说「他是从石头里头蹦出来?」,还是给他趁机科普性知识?

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随着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历程,给予适切的教育,以确保一个人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完善。

所谓「完善」不是建立在成人自己不好意思,或者过分天真的基础上,好操控孩子成长的速度。所以塑造环境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成人的存在仅仅是辅助。

学习面对现实,但又不把现实看得偏颇而极端;学习接纳关系的快速变动,人世的物换星移。就像我们在孩子学步的过程中可以在地板上装设软垫,避免他们跌倒受伤,但不等于我们要为孩子建造一座无菌室。

直到有天,我们幻想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逐渐和谐,这并非需要我们开创一个世界,只有极度自恋的人才会以为自己是神。也不看最后伟大的成就,那只会使我们忽略所有当下的快乐,将人心寄望在未知的另一个幻象之上。

也许生活并不美好,但成长做为一种改变,而改变意味着可能,意味着希望,唯有活着才有办法促成美好的改变发生。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既是求知的孩子,又是照料自己并与世界对抗的成人,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互助的关系与社群。

在逐渐和谐的历程中,感受每一个当下小小的快乐,这不是委屈与卑微,而是回归人性本身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臻至个人生命最大的满足与光辉。


[1]书中对于学生的名字皆用他们在课堂取的英文名字代替,保护学生的隐私,方便叙事。

[2]按最新的研究统计,自杀已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1,000-2,000万人尝试自杀,5,000万-1亿2,000万深受自杀或有一个近亲或同事企图自杀的影响。亚洲占全世界自杀率的60%,那么亚洲每年至少6,000万人受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影响(Beautrais,

2006)。参阅「台北市政府自杀防治中心」统计资料,http://tspc.health.gov.tw/research.html

[3]郑芬兰,《教育大辞书》,2000.12,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442/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5]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6]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8]中世纪哲学家多玛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在谈人的「不明智」有十种,王国维此处说法便类似其中两种,忧虑世俗事物(solicitude about temporal matters),以及忧虑未来(solicitude about the future),过度热切的关心导致忧虑,增加灵魂的负担。参阅潘小慧:《德行与伦理:多玛斯的德行伦理学》。台南市:闻道,2009.04。

[9]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十七卷》。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2。页431-433。

[10]http://tspc.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8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