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一生都在寻找各种物质和情感,不是想要拥有新式的洋房汽车,就是想要拥有美貌强大的伴侣;不是在名利美色上打主意,就是设法得到珍馐美味。这些希求妄想的念头,就是佛家所说的贪嗔痴。
男人更多沉迷于自己的生理贪嗔痴,女人则迷失在自己的情感贪嗔痴。
上回咨询师手记中谈过了男人在生理上的贪嗔痴,这回重点来探讨女人在情感上的求不得。
几乎所有我认识的女人,或者我遇到过的女人——可能也有你——都渴望有个能够与自己长期生活的固定伴侣,都在公开或偷偷地寻找这样的一个人:他(疯狂地)渴望我们、给予我们足够的关注、随时满足我们的需求、欣赏我们、对我们从没有“不好”的感觉,我们和他在一起没有麻烦,他永远不会想与我们分手。
但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种完美的选手很难找到,我们只能“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或者,当只有几个愿望得到满足时,我们就很开心;即便不如意,也“吊”着对方,想要通过改造他玩大变活人的游戏,希望最终收获一个理想中的完美男人。
但这样的完美男人往往只存在梦境里。它甚至不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和需求,更多是深受我们的父母、朋友和熟人,受图书,电影,受我们的经历和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幻像。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幻象。她相信,只有当她找到这个或至少一个类似的人时,她才会幸福。
《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历经百千万劫之后才如梦初醒:原来她并不爱她情窦初开时就梦寐以求的阿希礼。
她把他想像成一尊完美的雕像,无瑕得像遥远高贵的神话;把他想象成一个英雄,可是到头来却发现这正是他所欠缺的。——“他总是梦想来梦想去,从来就没有一点实际的判断能力”。她不无厌倦地想到:“我所爱的只是自己虚构的一尊偶像,一尊没有生命的偶像。我做了一套漂亮的金缕衣,然后就爱上了它,当阿希礼骑着马走来时,我见他那么英俊那么与众不同,便把那套金缕衣套在他身上了,也不管他穿上是不是合身,也不肯看清楚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一直爱着那套漂亮的衣服——而不是他本人。”
名著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巧妙传神地用文字描述我们大多数人表达不出的人生困境和心理活动。很多时候一个女人的贪嗔痴,都只是在跟她脑子中的幻想谈恋爱,她只是需要那么一个人投射她心中浓烈的情感,而他恰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出现了。
米兰·昆德拉说,每一个女人身上都渴望有一个男人的重量。这样的渴望让一个女人很容易就会被男人、被情感绑架,每一个女人应该找回的,是男人和情感之外的烟火的重量,是生活的本心。
上周四去城西拜访令我心生仰慕的H老师:一个懂得把爱和美散播给她身旁每一个人的美好女人。她在单位分配的的旧居用心布置了一个有花有草明亮温暖的居所,闲暇时分还帮邻居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种上了,寓所周边一派绿意盎然,花团锦簇。她教学约30年,教过的3000多学生不仅把她当老师,也把她当牧师,毕业多年了遇上烦事难事还是会找她倾诉开解。
她用心养育了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花季少女Ling,成绩优异,才华出众:写字,画画,戏剧表演都是信手拈来的事。她鼓励她的美少女去谈恋爱,在她彷徨的时候给她勇气,在她失意的时候给她怀抱。
为了消解生活的苦厄,保持美好的状态,她经常一打坐就是3~4个小时,我若安好,才有晴天。从他人那里接收到的混乱和苦难,只有在如如不动的静坐观心里才能消弥于无形。
她也会坦然地提起自己曾经离婚又再婚的往事,谈起曾经男人给她带来的灾难,20多年前,在她如今清新温馨的餐桌旁,发生过类似基督山伯爵式的激烈往事。云淡风轻的话语背后依稀可见惊心动魄的往事。
原来她才不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经历过贪嗔痴,才懂得了断舍离。或者说,只有经历过贪嗔痴的苦,才能拥抱断舍离的喜。所以她会鼓励Ling早早经历爱情。
也许只有充分体验和见识过贪嗔痴和它带来的酸辣苦,我们才可能变得平和静默,不再与生活歇斯底里地抗争,不再把自己的痛苦不断放大,不再那么疯狂地渴望情感。
有情众生,很少有人能有智慧直接到达断舍离,只有经历过情天爱海,热气腾腾地爱过恨过纠缠过,得到过失去过幻灭过,遭遇很多可以回忆的人与事,痛彻心扉后,才能拥抱断舍离的喜乐,才能找回生活的本心。
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