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山月
(提示:与案例无关者请不要对号入座)
陈小姐在银行的质检部上班,工作内容是负责监听客服部的电话录音,并根据合规部给出的业务标准进行打分。
这是一个枯燥且烦心的工作,因为每天都有前线的同事和经理过来争论扣分点,这个很正常,让人不爽的是对于业务标准里明确规定的扣分点某些人还是企图掰扯回去,如果未遂,其往往丢下一句话:你打分打的太严了,我团队的同事都接受不了,前任领导在的时候不会这么扣分的,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才对,你要多请教人家,向人家学习学习。
哎呀呀,这明显是“我弱所以我有理”的逻辑嘛。咋滴,我打分还得按照你团队的喜好来附和吗?再说了,规则是合规部审核后发布的,打分也是按照上面执行的,我的判分标准与规则相悖吗?如果按此执行也是错的话,那你应该去让合规部改标准。中规中矩地打分是我的工作职责,如果放水的话就是我渎职了,我还担心auditor发现了来咬我呢!你团队做的不够好非但不内部检讨提升业务技能,反而怪我按照标准打分,这可去哪儿说理去。
还有,我有我的直线经理,我的工作内容直接受到她的管理,你咸吃萝卜淡操心地跑过来对我指指点点,还大言不惭地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有点过了吧,这就好比有个人跑过来跟你说:哎,我和你说哦,你和你老公啪啪啪的时候你应该叫的再大声一点,要多向隔壁夫妻学习!
你说你是不是找骂?
上面那个案例里提到的经理是出了名的自傲,总是一副高高在上要升天的样子,尤其喜欢护犊子和对别人的工作指指点点,哪怕是同级。我和她共事的时候,因为她属下的不作为我发邮件提醒过她两次,但是护犊子太严重,直接把我的好心反馈“四舍五入”了,待到第三次时我就有理有据的写了一封邮件给部门老大,部门老大客观调查了情况后警告了她的团队,至此,她怀恨在心,但是她也颇有心机,具体表现就是办公室里见面时,如果她旁边有其他经理在,她会主动和我打招呼,以示我俩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那件事而有隔阂;但是如果身边没有同事,就算我主动和她打招呼,她也会目不斜视地从你身边走过,佩服。两三次之后,我也不bird她了。更搞笑的是后来她连见了我老婆都采用此招,还背后说我们怎么怎么不好,嘿,你丫的复制粘贴用的挺好啊!四五十岁的人了,不太明白她的世界观,到底是爸妈养大的还是LV养大的。
这只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事件,放眼看去,身边不乏同质化案例——当实际利益和期望值有偏差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先自我反省改进,反而怪别人如何如何没有给自己提供方便,怎么,你是全国人民的孩子,全国人民都要惯着你啊?
沟通是很必要的社交行为,但沟通的前提是要平等合理以及谦和。不然,前面总会遇到沟。
我严格,但是我遵照规则,你不爽,因为你不想变得强大。
所以,请不要在屁股还没擦干净时大声嚷嚷:因为你太严格,所以我才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