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似乎从上大学开始,就开始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尤其是在大三、大四看到"史上最难就业季"这样的字眼儿的时候尤为明显。
焦虑自己找不到工作,养不活自己,无法拥有足够的能力赡养辛劳一生的双亲。
工作的时候,也会感到焦虑。焦虑自己的工资增长的速度赶不上房价的增长。抱怨完可怜的工资后又埋头拼命的工作。
想起前段时间室友午睡醒了起来问我会不会感到不开心、抑郁。
她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诧异。
我问她是不是她的同学或者朋友什么的刺激了她(我们现在其实多少都生活在peer pressure中,即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她说没有,但我就是觉得自己很不开心:我看书、上自习,但是就是不开心,害怕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我何尝不是。作为女性,作为毕业后正处于最佳婚育年龄的女性,我何尝不忧愁找不到工作。
那时候,我没有承认。
可是我很焦虑,焦虑到从嘉兴调研回来,刚放下行李,明明困、累得要死。可我还是打开电脑做文献汇报的PPT。
因为我觉得去嘉兴的这两天,落下了非常多的事情。这种焦虑从我去嘉兴的时候就有,所以我都没有以一种游玩的心态。明明夜晚我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去欣赏夜景,可我没有去。
02
急,急,急。
我的梦想和焦虑一样多,我的焦虑和白发一样多。
这种抑郁的状态,让我仿佛回到了大三下学期争取推免的这件事情上(因为我们是普通院校,且推免名额很少,330个人6个名额,而在竞争对手中我是处于竞争弱势的那个)那个过程可真煎熬啊,煎熬到吃不下饭,看所有的事情都是灰色的,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不能哭出来,因为没什么好哭的,但是心理就是压了一块大石头。
曾经最难熬的时候,我去图书馆翻各种书:文学、历史、佛经、心理学。但这些依然没有给我醍醐灌顶的灵感。
后来,在佛经那一个书架上,我随意的拿起了一本包装简单崭新的书《让心安住》。
《让心安住》嗯,初见之怦然心动。
仔细的看这本书,看到热泪盈眶。那一刻,长久以来压在我心里的石头忽然就消失了。
太在乎结果,以至于忘了自己原本想的就只是尽力一试。
03
尽最大的努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留遗憾,仅此而已。
于是后来就那样内心安宁的度过了七月、八月。九月份提交材料甚至揭示结果的时候,我都没有那种忐忑的感觉,结局固然令我开心,也只是仅当时而已。
最近又在豆瓣上重新买《让心安住》这本书,虽然没有热泪盈眶的感觉,但每次读起来都有安宁的感觉。
作者是陈春花老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与管理学院的教授,这本书讲述的她和同行去不丹进行禅修时与禅学大师交流所习得的心得体会。
她说:取胜的意识和竞争的行为是今天普遍存在的情形,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职责与责任、残酷的淘汰制和晋升机制,更因为人内心的不安定和焦躁,大部分人都无法享受到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快乐、无法感受生活所带来的欣喜和感动,没有学会感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珍惜当下、活在就好。余下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