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惊悚的2017年倒闭企业名单,一大堆曾经的明星企业摔的一地粉碎,其中不乏几家曾经几家有所接触的企业,至今依稀还能想起来当初挥斥方遒,指点天下的样子。
共享,直播,教育,餐饮乃至于巨头的一个个亲儿子是这批倒下企业的主力,对于这些阵亡企业,作为正在辛苦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人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同样是赔钱,先不提市场已经完全疲劳的“共享”生意,看一下同样在2017年倒下的服装类app“有范”。
案例:
2015年4月美特斯帮威发布了主打时尚潮流的线上购物平台,期待将有范打造成一款潮流电商产品,能够将集团线下4000家门店带来的数亿人次的客流和1000万的会员转化为平台用户,并通过向入驻品牌抽点、与卖家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分成来盈利。从2016年开始,“有范”赞助了《奇葩说》的第二季和第三季。。根据互联网数据,两季《奇葩说》一共拥有超过11亿的点击量。据WendaX调研结果:观看《奇葩说2》后,有超过一半的观众已经或会考虑下载“有范”,已下载的用户达19%。按照当时的说法,有范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双方目标人群高度重合,圈人再导流,听上去非常顺理成章了
8月29日晚间,美特斯邦威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8%,该公司在上半年亏损了4475万元。相较于2016年上半年6000万的亏损,有所收窄。另外,在2016年3月,“有范”App的下载量仅有37万左右。
据美邦相关负责人蔡敏旭表示,冠名费金额不能透露,但“很贵”。但是有报道称小米在《奇葩说》第四季的冠名赞助费为1.4亿元,以上大概就是“有范”从上线到突然宣布停止运营的经过。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简单主客移位可以解释的,作为一个投资过亿(笔者估计的)的产品,整个平台的打造,产品的选择,市场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工程的每一部分都应该能为这款产品的目标服务“主打时尚潮流的线上购物平台,期待将有范打造成一款潮流电商产品,能够将集团线下4000家门店带来的数亿人次的客流和1000万的会员转化为平台用户,并通过向入驻品牌抽点、与卖家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分成来盈利。”
几个关键点:
1. 时尚潮流线上购物平台;
2. 将集团线下4000家门店带来的数亿客流和1000万会员转化为平台用户;
3. 汇集诸多品牌商家,寻求多种合作模式并盈利。
问题一:
选择奇葩说作为宣传平台本身不应该成为问题,毕竟是个年轻人的节目,既然有范作为服装潮流时尚品牌,节目中演员的造型就应该符合这一特性。
话不多说,上图
随便百度几张, 相信大家对这些造型并不陌生,作为奇葩说这样一款娱乐性极强的谈话类综艺节目,从选手到主持人的造型并没有问题。
但是有范app从哪里看到这个风格契合了。
下面画重点:大部分人不介意看奇葩,但是没几个人愿意穿成奇葩。
问题二:
4000门店,数亿人次客流,1000万会员,39万下载是什么鬼。
这些年“线上线下”这个词都要把人的耳朵磨出老茧了,作为一个常年有折扣的服装品牌,只需要在店内提供WIFI,折扣活动加一个下载取得优惠码的的前提活动的前提也不至于只39万的下载量吧。
有此问题大概有两个猜测:
1. 负责门店活动以及会员的管理互动的团队和有范app团队没有良好沟通或者达成一致。
2. 因为有范app还有其它品牌商家,担心线上商户分流美帮线下客户群体。
虎嗅上有文章给出这样的一个数据,阿迪达斯品牌上架的单品仅有116件,但其浏览数已经超过了90000次。相反,美邦以及旗下最受欢迎的子品牌ME&CITY共上架单品近4000件,浏览数却仅有70000次。
问题三:
既想拉来其它品牌商家,又想自家衣服多卖,到底要闹哪样?
这种思路带来两个问题:
1. 其它品牌商家对有范app并不放心,谁会投入大量资源白帮你站台,不解决这一问题电商平台的搭建就只能是独角戏。
2. 有范的客户群体以90后和00后为主,这个年纪的年轻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正义感,他们追求洒脱,个性和自我展现,整个平台搭建的这么“老谋深算”真的得不到这一群体的“宠幸”。
其实以美邦的产品线光ME&CITY就可以上架4000件,完全可以以自身产品推荐搭配和提高线下客户复购率为target。
数年前美邦就喊着学ZARA,ZARA的Fastfashion策略是什么?是每年有超过6万个设计其中超过1万件成为产品,从设计,选料,打样到生产出货最快只要17天,如果一款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好,会尝试换一个地区销售,如果还是有问题就会入库等待打折时销售,这种策略真的值得美邦考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