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伙有没有看过一种朋友圈广告,叫做“只要你是‘XX星座’,即可免费领取XXXX元婚礼照现金券。”
这种广告形式,若是相较于之前那种直接推送“XX婚礼三周年”,“520为爱奔跑”,确实用户体验好了些许,多了种被特别对待的感受,还有些因为自己是XX星座而获得奖励的惊喜感。
这种广告推送方式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说到底,只是结合了你在微信上留存的生日信息或是身份证等其他维度的信息,了解到你的星座,并根据你的星座,来调整广告的关键词。例如,身为双子座的我。接收到的广告就是:
只要你是“双子座”,出生于5月21日~6月21日,即可免费领取2000元婚礼照现金券,2年内有效。
以此类推,如果你是金牛座,那接收到的广告就是:只要你是“金牛座”,出生于4月21日~5月20日,即可免费领取2000元婚礼照现金券,2年内有效。
变得只是星座名,和该星座所对应的出生月日。
可惜,好好地一个广告模式。让我有些反感。反感理由有二:
1.把受众当傻子
实在讲,从这种广告模式诞生至今,我从未收到非双子座的推送...也就是说,我所能接触到的每一次朋友圈广告,只要涉及到星座的,都非常巧,就是面向双子座的...这跟大卖场的玉器店刮奖,必刮到所谓的“2000元大奖”,店员还会在一旁假装兴奋的告诉你说,“恭喜你!抽到了万分之一的大奖!这一万人才能抽到一个”。有时候为了做得真实一点,还会放一堆抽不到奖的奖券在一旁,指给你看说,“你看,这里这么多奖券,都是没抽到的,你真是太幸运了,今天第一个!”...
这种不好好打磨自个的产品,不好好培训员工的销售技能,不好好服务用户,只会搞些胡乱操作的企业,想着以阴谋诡计赢得用户,必定长久不了。不过话说回来,可能人家也没想长久,也只是想捞一波快钱就跑吧...
说实话,这种话术与朋友圈广告的话术并无二致。无非只是有“演员表演和没演员表演”的区别。在发现其猫腻之后,不仅让原本这种特别对待的感受荡然无存,还有种被人当傻子的感受...
2.隐私侵犯
虽说隐私侵犯是个必然,用户的数据被拿去商用是个必然,可是让用户这么直观的感受到个人信息被利用,被商用。可就不是让人舒坦的事了。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这明晃晃的放个广告,还很明显的结合了你的个人信息...实在是,难免不爽。
如何调整?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适当掺入些其他星座的广告
例如让原本双子座的我,看到一些专门针对摩羯座或金牛座等其他星座的广告页面。不必多,但得有,没有的话必然看得出其中的猫腻,只是时间的问题。反之,掺杂一些其他星座的广告,虽然可能在营销资源上有些浪费。但有了这种浪费,这种营销手段,才显得真实,显得随机,显得不是在把你当傻子,显得没有随意商用你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