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亲戚,前半生非常顺利,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一路保送,从来没参加过升学考试。
这一切皆是因为她是一个优秀的体育特长生。
命运转折点,出现在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时候。
当时,大学毕业生包分配是最后一年。按照惯例,她可以分配到县区税务局,一年之后将会转到市税务局。但是她听说当年是最后一批分配,以后不再往市局里边转。尽然拒绝了税务局的分配,竟然拒绝了……
理由是:老子自小长在农村。刚从农村出来,再给我分配到县里区里,我这学白上。以前都是学校争着要我,这才刚开始而已,不急,我肯定留在市级单位。
运气使然,后来心想事成,她当时所在的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市旅游局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我们这位运动健将自以为是的多了个心眼,以私人方式打了旅游局的办公电话,直接问道;近期你们那里有没有福利分房?
可想而知,回答一定是否定的。
规定上班的日子已经到了,单位却迟迟等不到运动健将去报名。旅游局再三打电话催其去上班,可她坚决不去,理由是没有福利分房。单位不好!不去!
旅游局很受伤……
她这样给我描述当时的想法:特么的,老子小时候上学,都是各个学校在争着抢着要我。分配单位应该也是如此,这家不好,下一家单位应该好,我一定能找一个有福利分房的好单位。
这儿不去,那儿不去,随着时间一天天拖着,最后学校把她分到了一个国营工厂里。
由于经济大潮的影响,进厂的时候,工厂效益就不好,工资几乎发不下来。没几年,工厂倒闭,而她自然也随着下岗了。
曾经上大学的时候,经常给各单位和个人替赛。第一名5000 元,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1000元。所以她手里也从不缺钱花。90年代,5000块钱真不是个小数目,可是他从不知道理财,有多少花多少。一直到下岗的时候,手里几乎也没有什么钱。
这时,她的运气还没用尽,她的未婚夫可以挣钱养着她。两人结婚后这位运动健将脑袋一抽,在离家偏远的地方找了一个公司去上班。并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从此与自己的丈夫两地分居。年龄过30了,仍不愿意生孩子。
这种夫妻肯定是走不到头的,毫无悬念的离婚了。
因为年纪大了,不可能再到赛场去替赛,于是便开始了四处打工的日子。就这样一直漂泊到40多岁,现在。房无一间地,地无一垅,连个孩子也没有。
虽然如此,她依然觉得自己活的很快乐,她曾经这样告诉我:我不知道你们觉得活的是否辛苦,但是我觉得我活的挺简单的。简单就是福。
她觉得好就好吧。唉,人贵在无知且无畏。人败在认知不高,而且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