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林徽因,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
知道了她的故事,她的才华,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她的爱情故事。
有三个男人,相伴她的一生,从来也没有离开过她的生活。
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林思成宠爱了一生,也让金岳霖记挂了一生。
对于一个女人,能够同事拥有三个优秀而且又是真真切切的喜欢着自己的男人,那是何等的温暖与幸福。
最近看了白落梅女士写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便对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我看来,林徽因和徐志摩真的是一场爱情。
而和梁思成则是他的成熟与踏实,稳重的性格,更适合过日子,爱情终究要回到生活中来的原因。
和金岳霖的感情更多的是感动,是对一个默默地喜欢着自己奉献着自己的人的一种感情,同时她也享受着这种温暖。
出身书香世家的林徽因,从小就受到了父母良好的教育与熏陶。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父亲,曾在江浙周边做官的爷爷,她的祖母也是一个熟读诗书、温文尔雅的知识女性。
这对年少的林徽因有很大影响,也是她如此有才华,有素质,知书达理让人喜欢的原因吧。
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总归也差不到哪去。
林徽因和徐志摩是在英国相识,当时正是徐志摩来英国剑桥大学,此时的林徽因也随父亲来到伦敦居住。
二人是在徐志摩与英国作家狄更生初次相见时认识的。
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徐志摩也深深的爱上了才思飘逸,优雅动人的林徽因。
但此时的徐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林徽因深深的爱着徐志摩,但他的妻子的影子总在林徽因心中挥之不去。
这可能也是两人最后没在一起的原因吧,但我知道林徽因是爱着徐志摩的。而她对徐志摩的爱与后来的他和梁思成与金岳霖都不同。
我相信他们之间是真的爱情,是有动了真心的。
至于后来她与梁思成的结合,更多的是一种理性,是对生活的思考。
当时,林徽因在不被梁思成母亲接受的时候,她难过失落,这时的她想到了徐志摩。给远在北京的徐志摩写了一封信。
其中一句是这样写的,“我的朋友我不要求你做别的什么,这会只求你给我个快信。但说你一切平安,多少也叫我安心”。
这句话,是多么的饱含深情,让人心动,而徐志摩也立即回信给她。
我相信,一个女生在最失落最不开心的时候想到的那个人也一定是她最珍惜最在意的吧。
只可惜,徐志摩过早的走了。
如果没有徐志摩的离开,或许他们会有很好的相处。
即使不在一起,也可以在生活中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在每一个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对方不动声响的关心与帮助。
后来林徽因说,他爱的不是我,是诗人眼中想象出来的一个我。
或许他们之间,林徽因更加成熟一些,也更加理性,而徐志摩更多的是诗人的浪漫主义。
他们也会有很多话题可以聊,会有说不完的话,可惜终究还是没有在一起。我不禁为他们感到惋惜,但我又感觉这好像是情理之中的。
徐志摩是一个感性的人,但林徽因感性中有着深深的理性,他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人。
爱情就是爱情,它本没有道理可讲。
徐志摩在生命中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为深爱的林徽因做的,想必他也没有遗憾了。
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够走到一起,虽然林徽因最终选择了和梁思成在一起,但我知道那一定不是爱情。
我又有点同情金岳霖老先生,她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即使梁思成也在林徽因病逝后娶了自己的女学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金岳霖先生在多年后还记得林徽因的生日。
他把众位好友请到家中,等大家都到了才告诉大家,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众位好友这才明白过来。
总之,我是相信爱情的,相信更多的两个人最终走到最后也是因为爱情。
爱情从来都在这里,没有离开过。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