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用风把尘土一点一点地堆积在所有人的脚下,平时不着痕迹不痛不痒,只是突然间有一天,发现这些尘土已经积累到了腰间,此时已经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没有人救得了你,也没有人能自救,公平得很,都是几十年后,尘土终将没过头顶,然后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2024年对我来说,身边的尘土又厚了一层,没有很多不快,也没有很多快乐。一切都平淡而心狠手辣。
一、开年被“赶出”人才家园,但推掉了酒局应酬
那是开年后的几个星期?不记得正确时间了,这不重要,总之是我在办公室里突然就接到了前台的电话,说我即将住满3年,根据之前的政策,我将不能继续续租。这个政策我们一开始就知道,真实的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还是稍微有点懵逼的。但我还是答应了如期退租,而我也在清明节到期的时候,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把房间的东西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时也并没有申请公司的宿舍,而是爽快地搬回了乡下老家,毕竟有车之后,生活半径真的大了很多,这点距离无论刮风或者是下雨,都不算什么了不得的距离了,一脚油门也就20分钟出头,要是不堵车的话,18分钟左右。到了现在,村口那段国道也已经重新拓宽刷黑并通了车,路更好走了。时间上也许并没有缩短多少,但心情确实要愉悦很多。
搬回家之后发现了更妙的地方,所有的应酬和酒局基本上都推掉了:住的远,得开车上下班,不方便喝酒,既然不能喝酒,我上桌凑什么热闹。这样对我升职可能不太有利,但问题是我又没有升职的念头。就这对我来说不要太爽!毕竟我住的那个山沟里,代驾都不知道愿不愿意来咧。
二、工作关系较之前有所缓和,但身体上更加累了
这个纯粹就是人事变动的原因。原来一直对我不认可的分管领导突然间调走了,然后之前一直挂着中心负责人的那位,以及我们之前跟我平级但要统筹的那位,还有之前本来遴选是为她搞得不小心被我捷足先登的那位,都升了半级。然后那位之前要统筹,怕我要竞争的那位突然间发现我并不是威胁了,转而要一起面对之前不管现在要协管的中心负责人的瞎指挥了……这就是要内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了……但同时,我们的工作也更加累了:不仅多了一位协管的领导,还多了一位不懂业务的分管领导,同时还多了一位每周给我开例会的总经理……私下里我们负责融资工作就6个人,其中一个今年来的新同事,两个老同事,两个副主任,一个负责人。同时,我们有一个协管领导,一个分管领导,总经理直管,公司负责人也每天要听汇报……有时候一周的工作时间一半在开各种会,在抓窗口的时候只好自己加班搞工作,不得不说,24年的融资规模刷新了之前的数据,但我们实实在在的是累惨了。好几个月的加班都给打满了。
三、稍微有点参与感和成就感了,往自己脸上贴点金
我生活的城市是个十八线的小城市,21年在脱贫攻坚战中,最后一批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如果说我回来工作的那会变化最大的是乡村和城市蔓延形成的新区,那么最近这几年肉眼变化最大的一定是老旧小区。随着这几年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推动,以往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面几乎都被敲调刷上了更加优质的柏油。几条拥挤的街道都得到有效的拓宽,充电桩,停车位等便民基础设施几乎遍布了所有改造适合的位置。
在拜读郑荣华的《城市的兴衰》一书时,里面提到城市保留城中村对很多低收入的外来人口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有过深漂经历的我深以为然。但对于我们这座十八线的小县城来说可能并不太适用。因为我们外来人口本来不多,反而是人口流出严重。在这样环境中,如果没有特别需要保留的历史遗迹,消灭城中村反而对当地的人来说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公共品。而这些公共品离不开我们夜以继日不停搞钱的支持。
此时,外面陆陆续续响起了鞭炮声。旧岁即去,新年将至。回想最近的365天,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大概退休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了,确定而又无可奈何。想冲一把而承担不起失业导致经济来源的断送,继续这样混着吧而又心不甘情不愿。最后也许在平凡、纠结中被历史的尘埃彻底掩埋,终将化成一缕随风飘荡的尘土,覆盖在后来人的身边而相互不知彼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