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后浪电影】
文/乔苹果
《紫日》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最好的战争片之一。
这部由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主演的电影,是冯小宁导演“战争与和平”六部曲的收官之作(其余五部为《战争子午线》《北洋水师》《长天烽火》《红河谷》《黄河绝恋》),也是冯小宁战争片艺术特色的集大成者。
影片以二战结束前夕为背景,讲述了大兴安岭中,中国农民杨玉福、日本少女秋叶子和苏联女兵娜佳在经历一系列生死考验后,由彼此敌对戒备,到最终跨越种族、立场、身份等鸿沟,成为朋友的故事。
目前网络上有一些针对《紫日》的质疑之声,认为这部影片主题先行、特效五毛。以今日的眼光来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对于一部上映于2001年的电影来说,实在有失公允。
《紫日》的制作成本仅五百万,影片中却有大量苏日、美日之间的坦克战、海空战、枪战等场面,极力还原了当时艰苦卓绝、尸横遍野的时代环境。尤其是后来冯导透露,有一场日军活活焚烧中国人的戏是他亲自上阵做替身,便更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至于主题先行,恰恰是冯导在《紫日》中的拿手好戏。
中国向来不缺乏主题先行的作品,我们每年在大银幕上都能看到几部主旋律电影,但它们大多差强人意,同质化严重。在既定史实面前,许多导演仿佛只会借助电影工业手段,在战争场面上大做文章,故事和人物却疏于打磨,只能一遍又一遍咀嚼着前人的残渣,反复撩拨大众的爱国神经。
但冯小宁在《紫日》中向我们展示了他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更加深沉的反思精神及更为高超的剧作技法。
早在二十年前,《紫日》就已经摸到了战争片商业性与思想性之间平衡的不二法门。影片中不乏狂轰滥炸,但更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语言不通的一男两女在深山老林里兜圈子。也正是在这兜圈子中,冯小宁完成了他“四两拨千斤”的战争叙事。
01大兴安岭中的人性实验
现代人爱说一句话:“不要考验人性。”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人性深深地不信任。
冯小宁在《紫日》中也提出了相似的问题:人性值得相信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把三个极致的人物,背负国恨家仇的中国农民,深受法西斯思想荼毒的日本少女和一名苏联女兵,放到远离硝烟的深山老林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性实验。
这样的戏剧设计蕴含着冯导对于人性善恶的考量,和对战争起源的刨根问底。相比于激发大众的爱国情绪,他更感兴趣的是,人为何要互相残杀?人类能否拥有真正的和平?
这便是《紫日》的立意高妙之处。
影片中的三人各有隐喻和象征,但冯导并没有让他们落入扁平化、符号化的陷阱。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鲜明的性格、丰盈的血肉,他们之间或温情脉脉或剑拔弩张的互动细节,不仅描摹出极端境遇下人性的复杂肌理,也合理严谨地论证了影片提出的问题——人性值得相信。
《紫日》中笔墨最曲折的人物是日本少女秋叶子。我们很少能在抗战电影中看到如此立体又客观的日本人形象。
秋叶子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对鲜花、爱情等一切美好事物有着本能的热望。演员前田知惠在影片中的表演灵气十足,她穿着洁白的校服,忽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操练场上向恋人大西传情,在花丛间采花的画面,活像一个天使。
然而,正是这样美的化身,把杨玉福他们故意引到地雷区,把枪对准了杨玉福和娜佳。这并非她生性本恶,而是被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一遍遍洗脑的结果。
在她看来,敌人就该被打死,或者成为俘虏,但她并不清楚,她到底在仇恨什么,夺人性命又意味着什么。当我们今日依然能看到日本政府对历史教科书进行扭曲和篡改的新闻时,便会发现秋叶子这一形象并不过时。
在一次次生死危局面前,杨玉福都选择放下仇恨,对她伸出援手的行为,感化了秋叶子。她终于认清法西斯的真面目,知道中国人是好人,也意识到生之宝贵。最终,她向杨玉福忏悔,向无数死去的中国人忏悔。
法西斯摧毁了她的意志,而真善美的人性帮她重建生而为人的尊严。
杨玉福是这场人性实验中的另一主角。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中国人淳朴善良的本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过程。
富大龙饰演的杨玉福皮肤黝黑,身材健壮,寡言少语,有着典型战时农民形象的憨厚木讷。不同于《红高粱》中姜文“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般张扬鲜活的生命意志,他是一种精神上的麻木与濒临崩溃。
他是全程都在自我挣扎的人。
日本人刺死了他的母亲,屠杀了他的同胞,他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把怒火发泄到秋叶子身上,但骨子里的善良让他保持了最基本的清醒。
他在绝境中一次次伸出的援手也救赎了秋叶子行将堕落的灵魂,这比任何言语的宣教都来得力有千钧。
枪是影片中的关键道具,它串联起杨玉福的成长。
杨玉福从最初的怕枪,到机警又固执地守枪,再到主动学会用枪,直到最后举起枪替秋叶子复仇,直观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由沉睡到觉醒,再到奋然崛起的历程。
同时冯导也用杨玉福的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任何民族落后被动都要挨打;
二,中华民族的枪炮不为国家立场不同而开,而将永远指向与人性作对的恶魔。
02 真正的反战电影
《紫日》除了叩问人性外,更传递出浓厚的反战思想。
观罢全片,我们不会因日本战败而获得精神快感。相反,当我们看到满目疮痍的家园、伤亡惨重的苏日中人民时,会由衷地对法西斯,对战争产生厌恶。
这是一部反战电影的重要标准。
为做到这一点,美工出身的冯小宁在影片中极力渲染大兴安岭的自然风光之美,以此来反衬战争之丑。
娜佳回忆道:“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个秋天。”
的确,在炮火连天的动荡岁月,饱经战争摧残的娜佳在一望无际的林场中,获得了短暂的安宁。秋日的大兴安岭美得像一幅画,而她和杨玉福、秋叶子正是在画中徜徉的人。
影片中还有一处细节令人触动:树林中有异响,娜佳本能地举起枪,却发现是一只鹿。鹿没有逃走,而是走到娜佳面前低头示好。
那一刻,娜佳愣住了,在自然生灵面前,人类是如此狭隘和可笑。
美好生命的逝去也促成了影片反战思想的传达。
《紫日》的结尾让人触目惊心:
日本战败后,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军官大开杀戒,不仅杀死士兵,更不放过老人和孩子,“值此亡国灭种的奇耻大辱之刻,诸君只有尽忠玉碎,才能受到后人敬仰”。
当洗净思想浮尘的秋叶子奔向同胞,大喊:“战争已经结束了!不用去死了!”时,反被军官一枪毙命。
秋叶子的死是一场大悲剧。
在大兴安岭的试炼场中,她因为相信人性而活,最终却没能逃脱法西斯的魔爪。
冯导用秋叶子的殒灭,揭示出法西斯的疯狂与惨无人道,也将“没有道理,就是要杀人”的法西斯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紫日》是一部具有古典美的电影。
影片中的三人语言不通,台词寥寥,人物内心对于美好、和平、自由的渴望,都寄托在了各色意象中,影片从而也有了淡然含蓄、余音绕梁的诗意之美。
譬如太阳。
影片中,太阳既昭示胜利的降临,也寓意着人类共同的生命体。在战争阴影笼罩下,它变为紫色,只有消灭战争,实现和平,鲜红的太阳才会重新照耀人间。
譬如八音盒。
八音盒是秋叶子送给大西的爱情信物,二人因战争永别,秋叶子便把八音盒带在身上。它象征着秋叶子对和平的热望——唯有和平,她才能与大西重逢。
秋叶子死后,八音盒又在杨玉福、娜佳和青年记者手中传递。《紫日》的故事总要讲下去,人类对于和平的期许也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03 冯小宁的变与不变
冯小宁是一位具有自觉意识的导演。
自1991年《战争子午线》至2001年的《紫日》,冯小宁用了十年时间来谱写波澜壮阔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从这六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位导演的艺术探索史。
横向上的探索,是冯导对于故事题材的不断革新。
《战争子午线》聚焦于抗日战争中12名儿童战士的命运浮沉,革新了“战争大场面加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战争片创作模板。
《北洋水师》复盘了晚清时期北洋舰队自建立到覆灭的全过程,以史为镜,照古观今。
《长天烽火》是一部反映国民党空军的历史剧。
到了《红河谷》《黄河绝恋》中,冯小宁更是将笔触伸向了具有传奇和浪漫色彩的民族题材及中美战士间凄美的爱情故事。
纵向上的探索,是冯导对于战争片立意的不断深掘。
以“战争三部曲”为例,《红河谷》以20世纪初中国西藏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并肩抵御外敌的民族传奇。影片对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生生不息的民族性刻画得十分出色,但反战思想挖掘不足。
《黄河绝恋》中,八路军安洁与美国飞行员欧文的旷世奇恋让人动容,但影片依旧着眼于民族大义和八路军的高大全形象,尤其对男女主角爱情戏份的侧重也让这部影片受到非议。
直到《紫日》,冯小宁在艺术性、商业性与反战思想上的探索,才达到巅峰。
岁月呼啸,与冯小宁同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为了不被时代淘汰,早已适应在市场浪潮中灵活变换身份和思路,而冯小宁却十年如一日地在战争题材上深耕,对“人为何要互相残杀”这一命题苦苦追问。
这离不开冯导的家世背景和过往经历。
冯小宁的爷爷冯亮功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叔爷冯树功是居里夫人的学生,1937年因拒绝为日军研制核武器,被日军杀害;外公傅种孙是华罗庚的老师,1957年被打为右派,悲愤而亡;父亲冯雨荪1967年惨死于文化大革命。
长辈们的光辉岁月和惨痛经历,在冯小宁心里种下了和平与反战的种子:“个人与个人之间人际关系的思考,长大以后自然就延伸到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这些东西使得自己长大成人之后,尤其是创作作品的时候,就必然要去把这种感情带到作品中。”
在冯小宁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创作者令人尊敬的历史责任意识,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热爱,对时代大环境下个体命运的强烈关注,和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与呼唤。
而在老片重映蔚然成风的当下,我想,这部上映于20年前的《紫日》,也值得在大银幕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