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读高一那年,超级女生正火。
那时候,不仅超女的歌曲被学生疯狂地传唱,而且在校园内外的小卖部里也卖有很多关于她们的海报,甚至连一些日记本也采用她们的头像做封面。尽管超女很火,但作为成绩中等偏下的我只能自觉地屏蔽这些娱乐信息,主动将学习放在高中生活的第一位,因而对超女的了解也仅限于听说过她们的名字而已。
虽然我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始终平平,没有太大起色,尤其数学成绩更是差得一塌糊涂。我焦躁而自卑,像一只迷困于森林里的小鹿,跌跌撞撞,找不到方向,直到后来有幸和他成了同桌,我的心态才趋于平稳。
二
高一下半学期的一次月考,我们班的平均成绩在年级评比中破天荒地排在了末位,这让班主任特别恼火。恰巧那时兴趣学习小组在部分学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于是班主任考虑再三,决定采取新的学习方法以提高班级的平均成绩。
班主任按照名次采取“缠线法”将全班五十六个同学平均分成了七组,而我不仅和他分在了一组,并且成了同桌。
他模样清俊,成绩优异,天生的一副好嗓子更是俘获了很多女生的芳心,自然而然也是众多女生私下谈论的重点对象之一。尤其在宿舍关于他的话题更是源源不断,很多时候在宿舍熄灯后,室友们宁愿冒着被宿管阿姨扣分的危险也要继续关于他的话题,而我也因此从同学的谈论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他的信息。但每逢室友谈论他的时候我始终只是佯装睡觉,安静地躺在被窝里,偷偷地听,默默地记,从不曾发表只言片语。
三
在情窦初开的年龄意外地和优秀的他成了同桌,我的内心除了有按捺不住的兴奋之外,更多的则是忐忑与不安。潜意识里的自卑让我感觉他好似天上高飞的白天鹅,而我则像地上笨拙的丑小鸭,即使成了同桌,但诸多方面的差距依然如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横亘在彼此之间,相形之下,他越优秀,我便越觉自惭形秽。
虽然我知道他为人极为亲和,并不是骄傲自大的人,但青春期特有的敏感使我从来都不敢主动和他说话,即使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我宁愿独自看着题目在草稿纸上乱画线圈,也不愿去请教他。而他似乎并不介意我的沉默寡言,甚至在成为同桌一周后,便细心地发现了我不会做题时尴尬的小动作。到了后来,每当我在草稿纸上乱画线圈的时候,他总会主动问我是不是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并给予耐心地讲解。
他的热情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在悄然而逝的时光里,一点一点地融化着我内心自卑的坚冰,教会我要勇敢一点。
四
高二选择文理科的时候,我彻底剪掉了自己心爱的马尾辫,留了和周笔畅当时极为相像的发型,只是发长短得更为利索。
当我顶着一头短发,鼓足勇气走进班级的时候,尽管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同学们各种各样打量的目光依旧像一把把用金属丝制成的刷子,粗大而锋利,从我的头上“嗖嗖嗖——”地刷过,羞得我面红耳赤。
我低下头,迅速地走到自己的书桌前,在我拉好凳子准备坐下的瞬间,目光恰巧落在了他充满惊讶的双眸上。顿时,我像极了做了错事的孩子,脸颊越发滚烫,我想笑着像练习的那样和他打个愉悦的招呼,却发现自己的嘴巴好像被胶带紧紧地粘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只好讪讪地坐下。
“你怎么把头发剪掉了?”待我坐定后,他轻声地问道。
“我……我喜欢,喜欢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我故作镇定,但吞吞吐吐的回答丝毫不能掩饰内心的紧张。
我不敢抬头,更不敢正眼看他,却又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打量他,隐隐约约中我仿佛看到他眉头紧锁,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你说的对,喜欢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许久,他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低着头不停地扣自己的手指甲,没有作声,心里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你的短发很漂亮,我喜欢”又是短暂的静默之后,他收回自己的视线,看着自己的书桌,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抬起头看着他有棱有角、微微发红的侧脸,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说的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五
文理分科后,他决定报考艺术类院校,选择学音乐,而理科成绩不好又无任何艺术细胞的我别无他法地选择了文科。分班后,偶尔在校园里可以碰到他,彼此之间简单的问候是我和他唯一的交集,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和他说话的机会。所幸,他一如既往的优秀,我依然可以从同学的谈论中了解到他的近状,同时也暗暗地鞭策自己。
他像一盏灯塔指引着我弹指一挥的高中生活,本以为那份暗藏在心里的情愫终究会随着高中生活的结束而被永远的尘封,却没想到当他如愿以偿考进音乐生梦寐以求的N大时,我也出乎意料地以“黑马”的姿势脱颖而出考进了和他同所城市的C大,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喜极而泣。
六
在大学将要开学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看着手机上他的名字不停地闪烁,我又惊又喜。我深呼吸了几次平定了一下自己的心跳,然后以轻描淡写地口吻接通了他的电话。
在电话中他说我们报考的院校不仅在同一所城市,而且开学报到时间也相同,希望可以结伴同行,这样在路上彼此可以有个照应。听到他的建议我欣喜若狂,忘记了女孩子本应有的矜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和他约定在开学前先到县城的街心花园见次面。
挂断他的电话我异常的兴奋,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见面时刻的到来,内心更是各种美好的猜测。然而,当我满怀期待到达约定的地点时才发现,除了他还有同届的其他同学。
我红着脸怯怯地走向他们,才明白这次见面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是我和他的单独约会,而只是本届同时考入同一所城市的同学提前开的一个老乡聚会。
想象和现实的落差让我又羞愧又失落。
待同学到齐后,大家一边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一边绘声绘色地描绘自己所期待的大学生活。正当大家兴致正浓之时,话题突然便又转移到了他的身上,紧接着便有同学起哄说去KTV,要再好好听听他的歌声。他不愿扫大家的兴致,便爽快地答应了。
七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向离街心花园最近的KTV走去,我没有太大的兴致便独自懒懒散散地走在最后面,安静地看他的背影。他的背影高挑单薄,在同学的簇拥之中,是那般的俊美,而我却因这短短的几步之差,只能望着他的背影,倍感落寞。
到了KTV喜好热闹的同学便歇斯底里地吼唱了起来,我意兴阑珊地坐在角落里,感觉着实吵闹而无趣便借口去卫生间走了出去。我走到KTV较为安静地一条楼道里,透过窗户看街上的风景,正当我看的出神之时,耳边突然响起了他的声音。
“你怎么不去唱歌呢”
“里……里面实在太吵,关键我也不会唱歌。”我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一边慌忙地转身,一边局促地答道。
转过身看到确实是他。他逆光而立,明眸皓齿,嘴角浅浅的笑意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将他清秀的面庞妆点的别具温情。
我迎着他的目光,吃力地挤出一丝笑容。
“你知道吗?其实我能如愿以偿考入N大真的要特别感谢一个人。”他说了一个问题却并没有给我回答的机会,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我非常喜欢唱歌,这个喜好对我来说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唱歌能带给我很多的快乐,长大后唱歌成了我表达心声的一种方式,我的喜怒哀乐以及一些想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的话,音符和歌词往往可以替我传达,所以选择文理科的时候,我想报考音乐院校,可是爸妈特别反对。在他们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只有安安分分地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而唱歌只是一种玩乐。那段时间我真的非常纠结,是她的一头短发给了我选择自己喜欢事物的勇气,只是当我说出喜欢她到时候,并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我知道她是那样一个努力而内向的人,所以不愿意让她有任何的思想压力便选择了放弃。”
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惊讶之余我好想像电视剧里面的女一号那样对着他的眼睛含情脉脉地说句:“我知道”,告诉他我早已从室友的口中得知他的纠结,也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苦闷,然后再大声地对他说出那句早已在心里反反复复念叨过千万次的“我也喜欢你”,但现实中的我竟手足无措没了言语。
他看着我拘谨的样子,微微地笑了笑,没有再说话,便转身离去。
八
我怔怔地站在楼道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脑海中又一次闪现出和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情景。
高一元旦晚会,每个班级除了有既定的节目外,往往为了调节氛围会临时在节目中间加几个游戏环节,最通俗最简单的就是“击鼓传花”,我和他在做游戏的环节中输掉了,按照游戏规则输掉的同学要依次表演节目。
没有才艺加之性格内向的我在同学的哄闹中窘得差一点掉眼泪,我呆立在自己的座位上深深地低着头,这时候他突然站起来向哄闹的同学问道:“我们两个合唱一首歌,可以吗?”
同学们看到了我的窘相,没有再刻意为难便答应了。他走到我跟前,轻声说道:“别害怕,我们唱周笔畅的《笔记》,我大声唱你小声跟着唱就行。”他微笑着弯下腰,调皮地作了一个邀请的动作,同学们又是一阵吵闹的催促。
我和他一起走到用书桌围成的“舞台”中央,合唱了一首我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的歌。本来对于合唱歌曲这件事情我并不应该有太大的想法,毕竟他只是出于挽救我尴尬处境的好心,但至此以后“我看见天空很蓝,就像你在我身边的温暖……”这句歌词就像魔咒一样把我内心深处的那份青春悸动彻底激了起来,并在往后的高中岁月里荡起了一层层的涟漪,深深浅浅,使我的高中生活充满了各种期待。
一阵清风从窗户吹了过来,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纷繁的思绪再次走进KTV包厢,他恰巧正在唱《笔记》,而我望着可以自带光环的他,始终没有走到他身边的勇气。
在昏暗的角落里坐定后,我伸手摸了摸自己又留长的头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怅然。
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假小子蓄意已久的公主梦并不是一厢情愿,只是青春的故事总免不了遗憾,因为太在意抑或没能真正勇敢,假小子还是留起了长发,公主梦最终还是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