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很长时间的人工智能,不由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人工智能?现在回顾起来就简单是为了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更高待遇的工作。是的,这个想法未免显得太肤浅。谈到人工智能的话题必然会有争论:那到底是人工智能好用,还是人类大脑更强?之前一个人机大战热点风靡各大头条,中国顶级棋手柯洁和阿拉法的棋艺比拼,最终以人工智能的完胜告终。于是很多人都会从这样一件事情中来得出结论:人工智能已经超过人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事实真是如此吗?人工智能说到底就是机器学习,让机器学习的还是程序员设计的各种程序算法。因此一场围棋大战只能说机器在下棋这一块运算比人类更强,人类设计的算法很强,而不能说明其他任何事情,我们还是要对人类充满信心。
现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人工智能元素,比如儿童陪护机器人、智能家居、手机、车牌识别等等,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过年在家里教爸妈用了小米公司的小爱同学,他们觉得难以置信,通过语言就能唤醒,还可以和她进行各种交流,把爸妈逗得哈哈大笑。他们也会感叹道时代真是进步了,能发明这么先进的东西。不像他们年轻时,整个村里就只有一部电话,那部电话还在河对面一户人的家里,要是外出打工的亲人有电话,他们要跨过一条河才能接到,而现在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带给很多人担忧,毕竟机器没有情感,他们会不会带来一些未知的灾难,这个也很难说。前段时间爆火的《流浪地球》中moss就是一个例子,要是最后按照机器的计算进行“逃逸”,恐怕地球都已经毁灭,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人类的情感,做出最重要的决定,守护了地球。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既然你掌握了这方面知识,那就去为它做些事情造福社会,同时也需要有各种规矩来约束人工智能,做到物尽其用,不能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