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讲会很极端,因为嫉妒这种情绪很少会有人用在自己身上,因为它贬义色彩太浓烈。但我总觉得,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追其源头,都来自于这种不愿被承认的情绪。
显然,我承认我会有嫉妒,当看到别人有一份好的工作,而自己总是收到公司的拒信;当别人成双成对,自己形单影只;当别人朋友圈发照片,我们不屑一顾;甚至当我们发现别人遭遇了重大打击,但在短期内就迅速自我恢复,当被男朋友甩掉,伤心欲绝,但又心有不甘,多次去挽回,我们会有沮丧,孤独,不屑,惊讶的情绪产生,这些情绪多少来源于人潜意识的比较,这种比较我们无法察觉,而且发生的及其快速,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就只是比较过后的负面情绪,但此时我们会把这些情绪的来源路线缩短,就是不会深究其源头,而是本能的像自我保护的道路上靠,试想一下,内心运作的机制是,通过比较,我已经受到了伤害,为了避免伤害过度,我会自我保护,也就是给自己找一个道德高点,能够自圆其说情绪产生的原因就足够了。没人会蠢到因为一个朋友圈就对自己进行深度的批判,这成本太高。
嫉妒是什么:
1. 首先嫉妒一个人代表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即别人身上有的优点,自己没有或者自己的优点没有那么显著。
2. 当发现了这种不满,本能地思考就是我能否通过努力也达到同样的水平。
3. 在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类人,一种是愿意努力改变,并也在努力将改变付诸行动,但无奈发现差距太大,短期内可能无法实现目标,产生更不满的情绪,成为嫉妒;另一种则是不愿意做任何努力,对现状听之任之,但依然想空手套白狼,觉得有一天馅饼会掉在自己身上,由于这一种情况的可行性更小,所以后面这种人的不满可能会被扩大更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承认我们有嫉妒这种情绪呢?
我认为,只有知道了病根在哪,才能对症下药,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那么接受自己就包括承认自己很多不堪的缺点。一个朋友告诉我,承认了的话不就是把原来不明显的更加放大了么,何苦呢!但是朋友们,别天真了,这种缺陷一直存在,只是我们主观的选择忽视而已!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缺陷都接受不了,要怎么去包容别人啊?
嫉妒这种情绪本身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承认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