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将至》是由世纪百年影业等公司出品的犯罪悬疑片,由董越编剧并执导,段奕宏、江一燕、杜源、郑伟主演。影片于2017年10月29日在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影片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名满怀雄心壮志的编外协查人员寻找一名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故事。该片于2017年11月17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的结尾,恰好就是影片的名字。那场姗姗来迟却又突如其来的的暴雪,似乎要将每个人的生活都截断……也忽然将每一个观众带回现实,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回到影片的一开始。段奕宏扮演的余国伟,出狱后在补办身份证的时候,和工作人员说明自己名字怎么写。工作人员就是听不到“余下的余”,直到他解释成“多余的余”,对方才听清楚。其实在这里就可以听到影片主创在发声:不是中性的余下,而是完全具备倾向性主张的“多余”!
我们跟随着主角余国伟的脚步,回到了1997年。1997年,是加快改革开放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的五年以后。有一部分人试着走出来,自谋出路;有一部分却还在拼命挤进去,试图达到绝对的安稳。
余国伟就是属于拼命想挤进去的一部分人。在案件刚爆发的时候,身为国企保卫科长的余国伟,带着一大群案发当日没当班的工人,去了警察局,尝试协助解决问题。就是他拼命想进入体制内的集中表现。
连绵不绝的雨,不停的火车轨道。不断。看完影片以后,我试着理解了这样的画面处理——就是不断的残酷的社会变迁啊。而当余国伟追捕疑犯,奔跑在暴雨的火车轨道上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小人物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力感。因此此时他的结局已经注定:宿命因果,万事皆有定数。
当令他欢喜的燕子出现,余国伟无意间发现了她完全符合了受害者的条件设定——年轻时的照片。他帮助她安身立命——帮她盘下门面,有了燕子发屋。这使得一心想去香港的女人,有了落定下来过日子的想法。
但是不要忘了,余国伟一心想要挤入体制内的念头。此时,符合他设想的疑犯终于出现——[你喜欢在这小街上溜达,这小街也是你物色女人的地方]。但我仍然不认同,主流的“他对燕子没有感情”的观点。坐在对面小饭店监视的时候,余国伟望着燕子的发屋。除了把燕子当作诱饵,还是有一种关爱存在。当燕子发现了事实,他无力抗拒地抗拒着燕子的激吻,还是因为心底有在乎存在。
只是,他太过不惜一切想要实现自己的事业了。他完全清楚,燕子是被他逼走的。还有一个人是因他而死的——他抛下受伤的徒弟,一心追逐犯人,才导致了徒弟的最终死亡。种种情绪叠加在一起,使他冲昏了头、陷入疯狂。他亲自发现了疑犯拥有相同鞋码,才决定置对方死地……
该片在东京电影节获得艺术贡献奖的原因是什么?
余下来的,就是结局的部分了。
余国伟在出狱后,依靠警局老领导的信——间接发现了真正的犯人,早就在他自己追捕的时候就已经车祸身亡。最关键的是犯人死亡的表现手法:撞一次不够,还要残酷的撞第二次。导演用极端的手法,表达了命运的“天意”,也揭示了命运残酷的公平。除了真正的无名无姓的犯人,还有被余国伟弄死的疑犯,其实都是社会变迁中的小人物。
[人喜欢回到自己得意的地方]
余国伟出狱之后,听说厂子即将爆破。可笑吧,一心想着的体制也要不存在了。当他回到当年代表劳模讲话的礼堂,一位作为老职工的大爷声称:当年保卫科没效益,哪可能得劳模。只是,在燕子发屋里拿出的证书和奖状,怎么可能做假?我猜测,可能是另一种有关命运残酷的表达:时过境迁以后,连仅有的成绩都会被抹杀!
还有就是,有关燕子“自杀”的情节,影片交代得也极为模糊:燕子翻身从天桥上跳下去,然后火车就带着她走了。问题是,是走了还是死了?没有任何尸体或者验尸的交代。
所以我认为,影片的结尾,当余国伟坐上长途汽车,有一种想要去重新开始,或者去寻找女主角的感觉。只是,再一次的社会变迁到来,他依然是一个小人物。那场姗姗来迟却又突如其来的的暴雪,拦住了他的去路。命运,又不知会走向哪里……
在极寒面前,命运是如此残酷的公平。
作者
作者简介:达米泰亚,自诩为中国二十一世纪最好的现代诗诗人,著有未发表诗集《最后的情诗》。自创黯然诗派。追求极简生活,希望有朝一日,生活可以只有阅读和写作等少数几件事。对文字的态度:用指尖描绘世间的感伤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