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的回归,那些老朋友也在逐渐回归,感谢简友们,以文会友,和你们在一起,启智润心。似乎再没有什么理由放弃了,为自己,更为一路陪伴的友人。
——前记
《深度关系》是一本心理专著。为什么有的人感受不到别人对他的爱意?为什么有人明明做了很多事情,却还是得不到对方的认可?为什么有的人不敢强大,有的人总是陷入自卑?我想在这本书当中都能找到答案。
什么样的人才算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自信而热情。
当活力能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
曾经都有过自信和热情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一些事情的经历,有些人被打败了。而有些人却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别样的美郦,它所散发出来自信与热情,给人一种内核超稳的感觉。最近看《一路繁花》,刘晓庆老人以74岁的高龄圈粉,我想就是因为他在经历了之后所焕发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大不了从头再来。他不怕失败,敢于失败,永不言败的乐观积极的态度无疑收获了一圈粉丝。这样的人应该是心理极度健康的吧。
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心理之一: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全能暴怒、彻底无助和被害妄想,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全能感”,这是全能感的四种经典表达。
如果两个有全能感的人相爱,那就是很糟糕的一件事。都全希望靠全能感支配对方。但是,如果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修正自己的言行,多站在对方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那么,就完成了对彼此的救赎。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总是乱发脾气的人,这个人通常会成为你的一个噩梦。一直以来,你可能会很纳闷他到底在做什么。学习了全能自恋的知识之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是在被全能暴怒支配着的。
你身边有特别好说话的人,可是你又真切地感觉到,你没法走近他,甚至会非常不喜欢他。这样的人是怎么回事?当了解了本书中关于彻底无助和被害妄想的内容后,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哦,他们原来是这样的,他们自己做了“好人”,但不断把“坏”投射到外部世界。比如,你就容易被他们投射成“坏人”。没有谁喜欢被投射成坏人,所以你不喜欢这样的人是很正常的 。
以上是两个方面,全能暴怒,被害妄想。其实无论是全能自恋的哪一个方面,都以为着持有这种心态的人,曾经受过很严重的伤。从这个意义来讲,很可怜。心理学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找到对方受伤的原因,激发对方的自身能量。所以当时老师说,学心理,首先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全能自恋的对立面不是不自恋,而是能活在关系中。
我的很多来访者都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人长大的。”这句话充满悲伤,也非常能说明问题。全能自恋,总是和孤独绑在一起。并且,这是可以倒推的。如果你这一生一直孤独,那必然意味着你深 陷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由全能自恋到活到关系中,是认知维度的改变。由个人到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