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022小时,第1960日
阅读《黄河史话》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 11 年),黄河在魏郡(今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决口,泛滥于河道南岸数郡地界,侵及济水和汴渠。对待黄河南摆,黄河南北两岸的地方官员持不同态度。南方的官员主张迅速堵塞决口,使黄河北归,而北方的官员则赞成维持南流现状。王莽本人祖籍元城,在今河北大名附近,河水南徙,可以使他的祖坟家园不再受黄河的侵害,所以他站在北方官员一边,听任河道转徙,不予堵塞,从而使黄河河道发生了较大迁改。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固定的河道,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散漫状态。
在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 69 年),朝廷决定治理黄河。王景因擅长水利工程技术,具有治水经验,从而受命主持治河工程。这次治河工程包括治理汴渠和黄河下游河道两部分,总共动用了数十万人,耗去经费数以百亿计,工期一年,最后成功地治理了这两条水道。王景的治河工程主要是修筑沿河大堤,固定新的河道。从今河南郑州附近的荥阳起,到今黄河口附近的千乘海口,修筑长堤千余里,牢牢地控制住了新冲开的河道。在筑堤之外,他还根据地形和河道的状况,对一些河道进行了改造、疏通,或裁弯取直,或凿高就底,使水流更为通畅。
宋代对于堤岸的修护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技术。在河堤上植树就是一项重要的固堤措施,宋初对此就有专门规定:按照每一家户籍等第的高下,把沿河居民种树的数量分为五等,第一等 50 棵,第二等 40 棵,每降一等,递减 10 棵。同时还规定严禁砍伐堤上树木。
对于前人植树固堤的办法,明朝人也有很大发展。著名的治水专家刘天和总结出“植柳六法”,其中前三法仍是用于固堤,但方法已经非常高超,依法栽成后,会使河堤上下全被柳树根、枝护住,人称“活龙尾埽”,足以抵御风雨波浪的冲击。
黄河泥沙含量甚高,因此而引起了严重的水患,但是在治河时如果能合理地利用泥沙,也可以化害为利,甚至利用它来兴利除害。由于泥沙中含有大量腐殖质,具有很高的肥力,所以很早就有人利用黄河支流(如泾河等)来淤灌田地,取得了丰产的效果。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又大规模地在黄河干流上引水淤地,由于朝廷的鼓励和提倡,一时间引黄放淤形成高潮。利用黄河泥沙淤成的田地非常肥沃,对促进沿河地带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景以堤防为主的治河手段,一直为后世所遵奉,由于其他种种有利条件,使得王景和踵其后尘的许多治河者都获取了较大的成功。然而,黄河水患的根源在于泥沙淤积,既然这个问题未能得到治理,那么河床越淤越高,河堤只能随之不断加高培厚。河床成为地上悬河,不断决口泛滥也就成为必然。
两汉之际黄河决口以后,经过一段时间放任自流,按照“水流就下”的自然规律,黄河自己找到了后来被王景所固定的那条河道,为两岸居民带来了相对的安宁。到了北宋中期以后,要想重新恢复王景治河以后的安流局面,也只能顺从黄河水性,为它再找一条新的出路。
东流与北流之争,由一种治河见解,演变成为带有很强政治派别色彩的争论,在北宋朝廷上下展开了持续的辩难。北流派的主要人物有欧阳修、周沆、范纯仁、苏辙、曾肇等,东流派则有贾昌朝、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吕大防等。由于黄河北流、东流,还关系到当时对辽战争,使得这一争论更为复杂。
从理论来讲,当一条河道因行水时间过长,淤积严重,决徙改道已不可避免时,有计划地人为改道就应该是最为妥善的办法了。事实上从很早起,就有人提出了这一办法。
孙禁提出改河方案十几年后,贾让就在治河三策中把改河列为首选方略,尽管改河的具体流路设计不同,但他们的基本思想显然是一脉相承的。紧接着大司空掾王横在王莽时期重又提出这类想法,而且他所设计的方案也与贾让相近。这说明尽管未能付诸实施,但改河这一设想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明朝嘉靖年间黄绾提出改河北行的设想起,到魏源重提这一主张,前后经历了三百年时间。如果说黄绾提出改河只是防患于未然的话,那么这条河道在又勉强维持了三百年之后,到道光时期已经实在难以继续行水了,改道他行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同魏源的所有强国富民梦一样,他的这一急迫呼吁,在当时只是杞人忧天,根本无人理睬。最后果然不出他所预料,黄河很快就在咸丰五年( 1855 年)于铜瓦厢决口改道,由大清河进入渤海,结束了黄河夺淮入海的历史。
西门豹在邺县总共开凿了 12 条水渠,引漳河水兼行分洪与溉田。由于漳河水中含有大量的细沙,有机质肥料十分丰富,引水灌田不仅可以补充农作物所需水分,并且能够淀淤肥田,结果使原来遍布于两岸的盐碱地得到了改良。漳水十二渠的修建,使邺县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灌区内的粮食亩产普遍达到 600 斤上下。这是当时的最高亩产量,充分说明这一水利工程产生了重大效用,因此,后人称呼此渠为“西门渠”,为的是纪念西门豹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开创之功。
善于言词的郑国,果然说动了秦始皇。这样在秦始皇元年(公元前 246 年)开始了这项居心叵测的工程,经过 10 多年的辛苦施工,建成了一条长达 300 多里、灌溉面积 4 万多顷(合今 280 万亩)的超大型农田灌溉渠道。这条渠道在渭河北岸,西引泾水,东入洛河。开渠之前,灌区内主要是盐碱地,不利于耕种。引渠水灌溉之后,泾河水中饱含的泥沙,大大增加了土壤的肥力,盐碱地得到改良,粮食亩产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结果非但没有起到阻止秦人灭韩的作用,反而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赖此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宏业。
北宋黄河流域农田水利事业最富有特色的成就是在黄河干支流上泄放浊水淤田,历史学家称之为“放淤”。由于黄河干支流都从上游冲下了大量富含有机质的泥沙,中下游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有目的地泄放一定量的河水,把河水中的泥沙沉淤到预定的田地上,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放淤起源较早,秦汉时期可能就有过尝试,至迟在唐代就有了在汴渠上放淤的明确记载。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总结前人的经验,通过政府组织大力推广这一化害兴利的措施,使黄河干支流的放淤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冲荡不驯的黄河,在给两岸民众造成许多灾难的同时,也对我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一方面来看,它确实是一条蕴含着无穷价值的黄金水道。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地治理和开发利用这条水道,终究有一天会彻底化害为利,让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