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经常送东西给保姆。渐渐地,保姆做事不再那么上心,甚至反过来抱怨,说朋友最近送自己的某件礼物不如之前的好。
据说这位保姆在另外一户人家做事时兢兢业业,十分客气礼貌。那一家的主人从不送她礼物,做得好就按家政公司的流程为保姆评五星,做得不好就投诉。虽一点情面不讲,但他们反而相处得不错。
朋友反思,她说保姆以怨报德,自己也有责任,因为模糊了本应存在的“边界”。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有个合适的距离,在一起才能够融洽。就像刺猬们在寒冷天气里取暖,相互之间保持最恰当的距离,有个边界,那么这样既可以取暖,又可以不因为相距太近,而相互刺痛、相互伤害。朋友是雇主,保姆是你雇佣的人,你对她太好,没有边界,那么她可能不会感恩,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她觉得你对她好是理所当然的,只要你稍微有点疏忽大意,就会招致她的怨恨。
我自己在许多综合医院上班,带过许多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刚开始因为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梦想也一致,因此没有任何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像是他们的朋友。我常常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疯,和他们什么都说,没有任何秘密。我们主任私下里一直提醒我,说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我嗤之以鼻,依然我行我素,和学生没大没小的。
受欢迎吗?的确受欢迎,许多学生分到我们科室来的时候,都要求跟着我。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跟我讨价还价:不想上夜班,就说:老师,我家里有事,就不来上夜班了!不想上手术台,就请假说:老师,我大姨妈来了,肚子痛,不能上手术。
还有一次,有个患者第二天要做手术,我已经交代那个管床的进修医生进行术前谈话,她信誓旦旦表示绝对没问题的。哪里知道第二天上台上,我习惯性的检查病历,发现学生根本没有谈话,她自己班都没来上。我顾不上生气,马上亲自跟患者及家属谈话。如果我马虎一点,术前不检查一下的话,那么,手术做了,字都没签,万一手术出问题了,那么,这可是严重的医疗差错啊!这件事把我吓得半死。从此,术前谈话我都自己亲自谈、亲自签字,宁肯自己苦点、累点,杜绝再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
对学生太好,反而让他们蹬鼻子上脸。我气愤不已,跟主任抱怨,主任说,不怪他们,你要想想,自己有几分老师的样子?这是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学到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不是说要摆架子,而是一定要意识到人与人的边界和距离。
这几年我做管理了,但是,还是喜欢犯这种错误。这样没有边界和距离的上下级关系容易导致你处理问题的时候难以达到不偏不倚,因为你会戴着有色眼镜,你的内心的感情的称早已失衡,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对于和你亲密无间的下属,你总是处处维护他、替他说话,如此一来就让那些和你关系一般人的寒了心。
而且你和亲密的下属走得过近,你把自己的秘密也暴露无疑,让他们把你也摸透了,知道你是一个心软的人,狠不下心来惩治他们,因此,在你面前肆无忌惮,久而久之你就越发没有威信,你说什么也没人搭理,没人会理睬。
而且你对他越是迁就,什么事情都帮他做了,当有一天你实在太忙了,于是,指挥他去做,他就会怨恨你了。他觉得自己是老资格,倚老卖老,而且平日里你敬着他、捧着他,什么事情都倾听他的意见和建议,对他好得没有边界,然而这下骑到他头上去了,他就觉得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实在大逆不道,于是,就跳起来和你对着干。
特别是和你亲密的下属在你的面前提要求,你又无法拒绝,然而,你答应了他又会得罪一大弯儿的人,同时,你过多地干涉科室内部的事情就会引发一些矛盾,引起一些争执,在具体的小事面前,你真的不能有立场,你的偏好甚至会激化矛盾。让他们内部自己消化、自行解决,这样才是你应该的立场。
没有边界感的关系大多挺让人烦恼的。给朋友帮忙做事,一两次也就算了,到后来无数次了,他还要来麻烦你,你也是无语了。关键是你花了时间还倒贴钱,他还觉得你是应该做的,到后来,还会加一句:这种小事对你是举手之劳。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父母对孩子是无怨无悔地付出,是没有边界的爱,其他的所有关系都需要有一定的边界,才能维持下去。否则,这种关系都不会长久。
有些人没有边界感,他和你并不熟,却追着问你收入多少?家庭状况如何?好像是对你贴心贴肺,但是,这种没有界限的关心并不是你需要的。他们不会思考那些话适合说,那些话不适合说,他们没有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觉悟。
碰了许多壁,走了许多弯路,才发现守住自己的边界真的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你不学会划出与别人的边界,不会拒绝别人,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其实守住底线、划出边界也不是一件难事,该说不时说不,该坚守原则时坚守原则。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是一个有原则、有边界且会说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