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生,忽然发现,勇敢做自己的人,人生过得有多么快意、美妙,想想前半生左顾右盼,战战兢兢敏感模样,真辜负了时光,蹉跎了岁月。好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就此换一种活法,取悦自己,自主掌控人生,不落遗撼。
一、不纠结,让自己活得通透
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原生家庭、成长境遇、学识、三观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观点无法苟同。
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让路人指出优点,画面上指指点点,每一处都有人说好。于是他将同一幅画放在外面,让路人指出缺点,又几乎每一处都有人说不好。本想兼听则明的他,却无所适从,结果不得不放下。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上帝,都有自己的局限,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行事中很难做到不顾此失彼。如果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往往优柔寡断、举步维艰,结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不如索性放下,听从内心的召唤,快刀斩乱麻,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捷径与方法。
二、不迎合,让自己没那么廉价
生活中有一种人喜欢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在讨好型人格里成全别人,委屈自己。
好多母亲为了迎合、讨好孩子,放弃了自己晚年幸福生活,贴时贴钱帮孩子带娃,等对方习惯了母亲的付出,将其当着零成本的靠山时,无疑给自身勒上了一根绳索。
因羞于拒绝,不敢说不,怕被人扣上不合群,自视其高的帽子,我们人生很多时间,被无效社交绑架。我们拂逆自己的天性,唯唯诺诺,落落寡欢,在一派和气之下,让自己时间不名一文。
鲁迅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对人来说最金贵的莫过于时间,连这点都不能自主,人生岂不是太悲催了,扪心自问,你真的有那么廉价吗?
三、不逾矩,让自己问心无愧
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抽象不变的内涵在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考究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都应建立在人的内在需求与发展同外在适应与和谐是否统一基础之上,只有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幸福”的理想状态。
这就要我们一方面要抛开外在的负累,遵循自己内心的召唤,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过自主适意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内心的法度,不盲从,不妄为,不苟且,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让人生丰沛。虽然不是人民币,无法讨所有人喜欢,但所有人都不喜欢的人生,无疑也是失败的。只有在道德与法律的尺度内,让自我飞扬,才能过出自己想要的状态,让人生无怨、无悔、无愧、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