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小吃,除了北京的糖葫芦之外,还有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今天吃起来,我们都会觉得有一点油腻,不太健康。但是这个却是北京小吃当中很著名的一样东西,叫炸灌肠。
同样是在梁实秋的《北平的零食小贩》当中,专门有对炸灌肠的描述:“后门桥头那一家的大灌肠,是真的猪肠做的,遐迩驰名,但显油腻。小贩的灌肠,虽有肠之名,实则并非是肠,仅具肠形,一条条的以芡粉为主,所做成的厥子切成不规则形的小片,放在平底大油锅上煎炸。炸的焦焦的,蘸蒜盐汁吃。据说那油不是普通的油,是从作坊里,从马肉等熬出来的油,所以有一种怪味。单闻那种油味,能把人恶心死,但炸出来的灌肠,喷香”!
说起炸灌肠,我又要说北京小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油炸的东西特别多,很多东西都是炸一炸,捞出来。这一点跟南方很不一样,南方小吃当中,油炸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其它的烹饪方式,都会有涉猎。第二就是糖多,甜味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说冰糖葫芦,比如说豌豆黄儿,还有驴打滚,炸糕之类,它们都是很甜。
从手段上来看,并不那么的高明。但是在这些作家的笔下,就能让人感觉到一种美好,像炸灌肠,旁边往往还放一个小碟,就是上面提到的叫“蒜汁”,这个祘汁呢,也是算在北京的菜系当中,用得特别多,那怕是生蒜,吃肉的时候,都能来一瓣。
这个跟南方的吃法很不一样,南方的炒菜当中,不会放葱姜蒜,他们更注重食物本来的味道。然后煮的东西当中,熬的东西当中,会加进一些葱姜这些辅料,完全用姜汁蒜汁去做调味品,在南方是比较少的。包括韭菜花儿,他都是北方调料当中,尤其是北京调料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辅料。
有朋友提到护国寺小吃,它是在北京市的正中央,那里有一个景山公园,景山公园是在崇祯皇帝当年上吊的地方。
北京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方面,就是越往中心的地方,其实在生活上越不方便。比如吃早点,在那个附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正经卖早点的地方。只有步行到地安门外,会有一家护国寺小吃,最有名的早点叫豆汁。跟它搭配的是焦圈儿和咸菜丝。
豆汁为什么让我觉得特别的另类呢?接下来让大家看一段梁实秋所写的文字:“绿豆渣发酵后,煮成稀汤是为豆汁。浅草绿色而又微黄,微酸而又带一点霉味,稠稠的,浑浑的,热热的,佐以辣咸菜,即棺材板切的丝加芹菜梗,辣椒丝红末,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但一出城,则豆渣只有喂猪的份,乡下人没有喝豆汁的,外省人居住北平二三十年,往往不能养成喝豆汁的习惯,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
有朋友问豆汁等于豆浆吗?如果豆汁等同于豆浆,那就不叫它另类了。如果有朋友到北京,建议大家去一趟护国寺小吃,点一碗豆汁,它不是大家特别熟悉的味道,也不是一开始可以接受的味道。所以梁实秋所说的这句话很对:“能吃豆汁的人才是真正的北平人”。用郭德纲的相声来说,给他添一碗豆汁,问有焦圈吗?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豆汁也是梁实秋的《北平的零食小贩》里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