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夜晚来临,一个人独处时,思绪总是很活跃,为了记录这个活跃的思维,我想结合下自己经历谈下“认知”。想要说明的观点是生活其实很美好,并不是苦哈哈就代表了所有的正能量,能吃苦或者能忍只是人生中一个属性而已。我们人有千百种属性,那么在千百种属性中我们又陷入了哪些固有认知错误呢?下面各位读者请听我一一道来吧!
既然是结合自己,那么自己必须得有点料才行,虽然不是什么很励志很逆袭的故事,但确实经历了许多后才有所感悟,认知才发生了转变,所说事件这里可以绝对保证是笔者的真实故事!
接下来故事开始
曾经我也算是大学的一名好学生,努力读书,拿各种奖学金拿到手软,然后专科毕业,面试的时候由于学习成绩不错口才俱佳幸运的打动了面试官(公司三把手纪委书记,当时不晓得),顺利进入了本科同志们才能进入的央企里面(先是国企后被央企并购)。此工作属于技术类别的活,当然才毕业的愣头青也是带着满腔热血一门心思扎根技术当中。
由于自己年轻,工作也没有人给我任何建议,所以自己选择了建筑施工这个职业,最开始一直以为自己能找到专业相关的工作很幸运,并没有发现后来潜在的问题,直到后面转行后(现做市场运营,需要随时脑袋清醒,改变固有思维)才发现自己真的陷入了很多思维误区!
认知错误一:学什么专业就该找什么工作吗?
我专业是城市规划,工作是建筑施工,其实两者有一定联系但是真正实用的核心价值不一样。选择那家公司在当时我有自己的理由
1.觉得读书有点基础就该找相关专业,不然努力拿奖学金干什么?而且其他专业的东西我更没有把握
2.央企公司有保障,名气大,说出来别人羡慕
3.听父母的劝告,进入央企就是铁饭碗,比外面奔波好多了
4.做男人就要去艰苦的地方锻炼,把自己百炼成钢
带着这四点坚定不移的信念,我当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但是我却忽略了我的内心,我真正的特点是什么?久而久之,我发现我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在狭窄的围挡里,每天面对钢筋混凝土,每天和大部分工人撕逼(质检员,所以和工人吵架是常事),不了解围挡外面的生活,我除了工地上的人基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本人重庆,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工地随时在新疆范围变动)。最后痛下决心算是逃离了这个职业,到现在换行足足三年多(施工干了3年),期间进过超市(国企超市,待遇低没到1个月跑掉),卖过机顶盒(说多了是泪,这是打着国企名字腐败乱搞的企业),做过ERP(小有成就,进入这行业不到一年,公司签单量我就占据了一半),现在进行时的公司(职位市场主管兼运营副总监,从来没学过市场什么相关知识,由于和市场运营总监谈了一次,给企业写了一个战略计划,他就把我挖过去了)。说了这么多,我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发现哪有什么专业知识,那两个不怎么用心的企业我不谈,说下做ERP的事情。那时候进入公司也没人带,没人教,连商机怎么找都不知道。后面自己多学习,多问,然后不停总结经验,终于总结了一套很好获得商机的办法(此办法不一定适合其他行业,干ERP的我可以告诉你),到现在做市场运营,也是调整了好几次大的变动,我每次调整意见都能得到领导的认可,我也没学习过什么市场专业知识,更没有运作过平台和带过团队的专业技能,现在的平台内容国内还没有哪家做成功(包括我们自己也在错误中成长)。只不过我源于内心,我说过我口才很好,签单谈判有时候总能一针见血,所以只是遵从了我的内心而已,适合干这行,也不觉得厌倦!
认知错误二:苦难道是目标,人生苦就对了?
为什么这个观念会深入自己的心中,只能说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对我是很良好的。
1.出生在平凡不能再平凡的家庭,父母那辈都是苦哈哈过来的,所以从小家庭教育我吃苦就对了的观念。
2.本人喜看历史,对历史中几位开国皇帝的苦难经历真的是倍加感叹,也有幻想自己的人生,希望屌丝逆袭,不期待什么天之选子,至少也是青史留名。
3.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平台,从大学毕业就要面临自己对自己负责,养活自己,那么以前是有父母照顾的,这时候就需要证明自己不是啃老族。
有了这三点做基础,我也曾经觉得自己的路正确无比,职业规划好得可以,可是我发现了问题。吃苦的人大有人在,出卖劳动力的吃苦谁都可以(不管愿不愿意,毕竟要生存),例如:清洁工人,工地的匠人,甚至是推销(没有贬低任何行业属性的意思)。但是例子中的人,他们能吃苦,也有很多优良品质,但是他们生活品质并不高,他们大多数人思维单一,想着只要不偷不抢本分守纪就会过得心安。也许我们眼界并不高,可能周遭都是如此的人才会觉得生活是这样,那么社会上有没有日子过得不怎么苦而又活得自在的人呢?当然有,他们很多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很多是眼界高那么一丢丢。再来个相对于前一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很多过得舒适的人他们也并不辛苦,比如善于利用理财和复利效益的人。比如有个北京房子的例子,当初有个工人高价把一环职工房卖掉后,租房子住然后趁二环没涨起来的时候买了二环,后来二环起来又卖掉买了三环,如此进行直到5环,他差价就赚到300万再加5环房子,那么现在的他至少相对于其他的在一环的工人多了五环那套房子。同样是苦哈哈,为什么这个人他要过得比那些人物质待遇好呢?(这里不存在给房地产打广告,例子极端但好记)很大原因就是眼光,苦只是应有的本质,而眼光才是苦的核心,就像诸葛亮未出隆中,也是一介山野村夫,他选择还在创业的刘备,没有选择有本钱的曹操一样。生活中需要苦,他可以锻炼品质,但真正的苦哈哈却不明智,大家说对吗?
写到这里,发现字数有点多了,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应该强求,只是想生活得更好需要颠覆些自身的思维局限。记得这个新闻“巴甲球队沙佩科在乘坐飞机前往哥伦比亚参加和国民竞技的南美杯决赛途中遭遇事故,载有72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飞机不幸坠机。”昨天比赛重新开始,新的球队用胜利弥补了遗憾,但是我真正感动的却是那四个幸存运动员的发言,他们说:不要等到坠机才想到原谅身边的人;不要等到坠机才想到给身边的人微笑;不要等到坠机才想到给家人一个拥抱。
同样的我们也不要等到我们苦难过够了就会有好的生活,因为你的思维并没有成长,你一旦还在为你不喜欢的职业打工,其实带来的是双方的伤害。祝各位读者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在苦也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