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提到这个词,就想起电视剧里民国时期上海发生通货膨胀的景象,人们争先恐后的拿着银行本票去兑换现金,拿着成捆的现金去供销社买生活用品。那时候人们惶惶不可终日拿着大量的现金的四处流动,以求得在那个时代有个的安宁的生活。
“通货膨胀”到底是什么,让那个时期的人们处于水深火热,动荡不安当中。我的理解那就是钱印多了,使钱本来的价值降低了,使得商品的价格上涨,人们才会拿着成捆的钞票去买东西。
通货膨胀: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前几天也听了薛兆丰老师的关于通货膨胀的课后,对于通货膨胀有全新的认识,关于通货膨胀原因有二个方面;
一、经济结构因素导致
由于社会上失业劳动人员的数量增多,社会闲散人员的增多会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政府不得不采取超量发行货币来制造些 一些工作的机会来暂时缓解社会的劳动者的就业压力,让整个社会的的失业人员都有工作,而不致于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而这种方法只能暂时性缓解,要彻底解决失业问题还得从经济结构上去调整,去解决。
二、货币的流动速度,换手速度太快
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正常的通货膨胀现象。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过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市场中商品交易中,货币支付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换手速度越来越快,(货处每在市场流通一次,就会产生相应和利润)不得不增发货币来解决在货币在流通过程出现的供给不足,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比如,社会有100元的货币,固定产业50元,而市场交易也是50元,这个本来是平衡的,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各种各样商品的创新,使商品交易频率增大,货币的换手速度越来越快,货币每流通一次就会产生相应的利润,市场交易费用就大于50元了,货币不够用了,不能满足市场交易的需求了。这时候市场上就会出现饭票、粮票、油票、菜票等等这样的票据来代替货币。
还有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产生的通货膨胀,这些原因都是资本货币在以参与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给我们的表面现象,而不是最终原因。
那么通货膨胀对人们的生活有那些方面的影响呢
让人产生错误价值判断
当货币进入市场的时候,会让人们产生一种误判。在市场中,最接近货币发行的地方,会出现人民的工资提高,商品交易最急剧增加,消费水平普遍上涨。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很强,工资才会涨的那么高,是商家以为是自己的经营有方才导到致生意变好的。于是商家会想着开分店,个人会想着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就像周其仁老师的文章《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里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会均匀地分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后整个物价也跟着上涨。如果货币投放的时间和市场经济的反应时间是一样的,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出现价值误判,而恰恰是投入市场的货币像蜂蜜一样,从一点开始,缓慢的向四周均匀扩散,只到分布到每一个角落为止。
让社会财富的价值发生转移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靠工固工资收入生活的人群的生活状态会下降,社会所有的物价都上涨了,而他们的工资还是原来的收入水平。而那些靠工作技能生存的人群,他们反而会比较收益,他们的工资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
同时拥有固定资产的 人群会比较得益,固定资产的价值不会随着社会的通货膨胀而贬值。而那些主要财富主要是钱为主的人群就会受损,因为发行货币太多,货币量大于现实中社会中的经济产值的总价值,导致原来的货币缩水。
通货膨胀是一种无形的税收
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购买力就会增加,而人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在向人们变相征税收。个人工资以前是达不到那么高的税收标准的,但是通过通货膨胀,个人的工资上涨了一个台阶,那就意味着要交更多的个人所得税收,而他们的工资的购买力还是跟以前一样。
当你明白了通货膨胀的原因后,你会对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有了一个更明确清晰的认识,你会提得到自己对社会经济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也云的跟着大多数人的想法去看告待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