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早就说过:
"女儿成年后,第一件事便是给一层公寓及一辆跑车,好让她心无旁骛,该做事便做事,该读书便读书。还有,该嫁谁便嫁谁。
省得一天到晚为楼楼楼车车车烦恼,茶饭不思,不知去赚好,还是去谋好。"
希望生女孩的这些父母都看到这段话。
我很佩服自己一点,理念还算新,不守旧,不老做派。
昨天和好朋友聊了一些事情,不知道怎么聊到了买房的事情,她说她现在好像就缺一套房,身边人都在买房。
确实,我最近并不关心房子的事,一心关注自己爱好的事情去了。
回到刚才那句话,你有了房,有了车,家庭稳定了,才能心无旁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该读书读书,该写作写作。不再整天愁着房房房,楼楼楼。
我是从房房房,车车车的物质追求中走过来的。2008到2017年,我的生活里围绕着买房,买车,该买的也买了,该卖的也卖了,自从换了工作,上班5分钟,我对车也没有了欲念。目前,也再无能力再买房,踏踏实实还好每个月月供3000多,踏踏实实供儿子每年3到5万的兴趣班费用。踏踏实实让父母过好一点晚年生活,这就是我快40不惑的现状。
我感谢自己在2008年时,就攒了十万买了属于我自己的公寓3900每平,这些年公寓都有房租。而后,感谢父母2006年就让我们拥有自己的小车,后面我们卖了旧车又买新的小车,至始至终我们一直以代步的目的来买车,所以目前家里没豪车。非但没有豪车,这两年我们在大湖塘生活被迫还先后买了3辆电动车。现在3公里出行,依赖电动车,我喜欢高效,等红绿灯,堵车,对于我来说,无法忍受。时间对我更贵。
在2012年时,我又蠢蠢欲动在房子6000每平的时候,上了车。只是因为楼盘不行,在2017年时7000多卖了这破楼及时止损,花高价12000买了意向精品楼盘,当时我以为12000已经是高价了,据说现在16000,17000。
走在买房的路上,我也不知道自己动机何来。
也许是认为公婆给我们的婚房面积太小,楼层采光不好,也许认为那是婚前财产,跟我没关,也许是因为身边朋友的影响,也许是我看过的那些书,那些前辈的经验。也许我早就意识到,努力工作还不够,也要多种经营。也许因为我对工作生活现状不满足,太多也许才能促成我之前十年走过的路,回头看看,只有三个字,挺辛苦的。
一句话,在房子上我已经很努力了。唯一后悔,2012年买错了楼盘,内心也懊恼过,经历那些才会出现如今佛系心态的我。沉沉浮浮又如何。
当我在房车上投入太多时间,精力,我发现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所以现在我注意力开始投向自己,专注自己身心灵成长,我发现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但是不能抛开这个观念,我拥有过房,车,所以现在可以有一点点资本心无旁骛的读书,写文。
这房价涨的心惊肉跳,对于还没入手的刚需人群真是焦虑不安。
我本人对房依旧有偏执,一个人总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哪怕60平,况且60平就可以带来附加价值,上学区。
ta们与房子的故事
6月底我看到好多家长朋友,因为在大常州没有房,带着不舍,留恋举家离开大常州,回到合肥,安徽,宿迁老家,因为孩子要读小学了,必须有房。这是赤裸裸的现实生活。
有一位家长跟我聊,自己在常州十几年真的错过了无数次买房的机会,她说在2009年手里有十万块,本可以买得起房,因为我2009年入手房子,3800一平,我手里也是十万块。所以我房价了然于心。
可是家长没有买,因为害怕,因为想一步到位买大一点的,结果拖拖拖,直到今天没有买,不得不回老家去了。
为此我挺为她遗憾,哪怕当时她买了小户型,现在至少可以留在常州,孩子可以享受常州的教学资源,也算为孩子博了头彩。
再来说说我一个同事的故事,我也是前不久交谈才知道她有个厉害的有头脑,担当的好爸爸。
同事是安徽女孩,暑假她说回大别山看望爷爷,我还开玩笑说,要不跟你去玩玩吧。同事说,去我家一路很波折,大巴到了乡镇,要么走几小时回到爷爷家,要么找镇上的那个有钱的亲戚借车开回去。交通不便利,回去没有洗澡地方,没有厕所没有网络,最多呆三天,她就回大常州了。
我听了惊呆了。我由衷佩服她的父亲。因为我知道现在她家的条件,我周边没几个亲戚比的上,儿女都没有成家,父亲已经全款为儿子买了婚房,家里有2车,中级车。生活条件很不错。
女孩告诉我,当时她3岁时候他父亲已经看到了大别山的闭塞,所以先走出来闯荡,再把家人接出来,把整个家族带了出来,都在大常州置房安家落户。
当时,我热泪盈眶,我没见过这个父亲,但是我觉得我佩服这个父亲。这样的故事应该比比皆是。但是,我还是由衷的敬意。
人的潜能无限大,我们不该为人生设限……
我当时想到的是我的家族长辈,我们离大常州很近,不过25公里路,可是我的父辈们仍然还在那个大河边,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农田为伍,我心疼他们,可是我无法改变他们。好在我们哥哥姐姐们这一代孩子基本离开了农村。
透过一套房,可以看到阶层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我对房子有执念,未来,或者我还会住进大别墅呢?畅想美好的未来,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