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第一章 微习惯是什么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打好的基础上
(2)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因此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相比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事的影响力会更大。
(3)人们总会习惯性的高估自己的自控力,我们总是急于责怪自己没什么进步,却无法及时意识到是策略出了问题。
(4)每天一个俯卧撑:此行为从心理和生理影响你的感受;锻炼变成惯性(只为培养好习惯,消除坏习惯和建立好习惯有着共同的目标——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习惯不能直接获得,你无法马上就去建立或去除一个习惯,他们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如果想要建立并强化特定的神经通路,我们就要不断重复。
(5)黑暗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我们给缺少光明起的别名。引入好习惯(光明),它会为你指明一条新路。
(6)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利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
(7)习惯还与压力有关,压力会促进习惯性行为,无论这种习惯是好是坏。可如果习惯本身就能缓解压力会怎样?
(8)养成习惯需要多少天?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而是平均66天,甚至更久。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是抵触情绪减弱,所以能识别宣告行为变成习惯的信号,很重要。停了一天,对习惯养成没有影响,但对心理状态有影响。
第二章 大脑的工作原理
(1)重复就是大脑使用的语言;另一个是回报。
(2)潜意识大脑喜欢效率,如果你快速做出决定,即使你认为自己主动思考,但可能还是习惯在起作用。
(3)大脑的大部分是愚蠢的,它在你锻炼之前,不会考虑漂亮腹肌的好处。
第三章 动力vs意志力
(1)动力并不可靠,它只可以当成一个额外奖励,因为人太善变了,而且状态不好也会影响你,另外也要注意热情递减原则。动力不是行动的唯一基础,比如锻炼的预期效果有三种来源,动力、意志力或习惯。
(2)意志力可以打败动力。一是意志力很可靠;二是意志力可以被强化;三是意志力策略可以通过计划执行。做决定可以消耗意志力,所以要储备自控力。引起自我损耗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
第四章 微习惯策略
(1)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2)精神阻碍:你有锻炼的精力,却不想锻炼。此刻你不想锻炼,但总体来看,你这辈子还是想锻炼的。这就是当前感受和人生价值之间的想法冲突。身体阻碍,因为很累,所以你的身体不想锻炼。
(3)你一次性可以发展好几个微习惯。
第五章 微习惯的独特之处
(1)微步骤+意志力是必胜组合;微习惯没有截止时间,因为你不知道情绪什么时候结束;微习惯可以提升自我效能;微习惯能给予你自主权;抽象和具体目标与微习惯相结合
(2)幸福感会削弱你完成具体目标的能力,但是因为微习惯如此微小,不会自傲;而且因为幸福感的提升,反而会变得更有动力,想多做一点。
(3)微习惯可以使你远离恐惧、怀疑、胆怯或犹豫,行动是消除消极情绪的最佳武器。也会增强正念和意志力,给你惊喜。正念就是清晰的活着,你会因为微习惯对自己更有意识。
第六章 彻底改变只需八步
第一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不要超过4个,2-3个为好)使用1周,进行评估(你最难的一天执行情况),并选择一个长期计划;把微习惯缩小到不可思议为止,一个俯卧撑都抵触,那就从趴地上开始哈哈哈;给自己混合微习惯,增加趣味(开车去健身房或者跑1分钟)
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思考为什么要实现这个微习惯,别因为胆怯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明确习惯一句,将其纳入日程(自由度高的非具体习惯,将上床睡觉作为一天结束的标志,而不是半夜12:00;在规定时间完成一件事,与坏习惯共存,才能瓦解坏习惯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给大脑一个有创意的回报——大笑;在墙上打勾;重视一点一滴的成功,对意志力也有重建作用
第五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写在纸上+到睡前再检查自己是否成功;大日历、数字化追踪)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可超额,但目标别变)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不要暗中膨胀,回归初始目标;将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是任务量)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没有抵触情绪,认可该行为,行动时无需思考、不再担心漏掉、常态化、很无聊兴奋不起来)
第七章 微习惯策略的八大规则
(不要自欺欺人,别作弊;满意每一个进步;经常回报自己;保持头脑清醒——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在于当事情变得单调而无聊,失败者会放弃,所以无聊;感到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提醒自己这件事情很轻松;绝对不要小看微步骤;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