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爱德华大夫》是1945年上映的美国好莱坞早期黑白影片、悬疑片,由希区柯克执导,故事发生在一个精神病院里,主任即将退休,由爱德华大夫来接替主任工作。爱德华大夫年轻帅气,英勇不凡,上任不久就与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彼特森一见钟情。但是很快,大家发现爱德华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健忘症,他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将爱德华大夫杀害并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警察到处追捕。美女心理大夫皮特森不相信她爱的人是杀人凶手,运用心理精神分析将其治愈,并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剧情扑朔迷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关于心理医生的描述更是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可以算是心理影片的开山之作,它是第一部严肃讨论心理分析的影片。这个故事也由于披上精神分析的外衣而更加神秘叵测,对后来的精神分析影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童年经历方面阐述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感想:
一、罪恶感对人的影响是可怕的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反观内心深处,丝毫没有罪恶感,也就不会有什么忧虑与恐惧了。一般人都会有罪恶感,认为自己是罪恶的,不好的,错误的。这些源于童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儿童不识禁忌,言行肆无忌惮,也就免不了要受惩罚。每个儿童都接受过长辈、父母、老师的惩罚,以前有体罚,现在有语言暴力,中国传统文化是赞成这一点的,所以惩罚成了家常便饭。惩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行为,这种惩罚一旦被孩子个人化和内在化,就成了自我惩罚。即内疚、自责、自罪等,罪恶感就是这样产生的。
与罪感相近的还有耻感,就是感到可耻,是一种强烈而痛苦的情感,人为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事实上这些行为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举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青少年对手淫有强烈的耻感,其实手淫只是正常的情欲而已。耻感会导致心理冲突甚至精神分裂,极端的情况可以直接导致自杀。耻感的作用在于使人从众、从俗,来源于担心被孤立、被遗弃和被轻视。耻感来源于童年担心被孤立、被遗弃和被轻视。
电影中假冒爱德华医生的精神病患者约翰·贝兰特,并没有杀害爱德华教授,但他却坚定不悔地认为自己是凶手。这是多么深的罪恶感呀。一定跟童年的经历有关,果然,经过治疗才回忆起,童年因为一个意外,弟弟丧命,自此他有了深深的罪恶感。成年后另一件应激事件又激发了这种罪恶感,所以才去找大名鼎鼎的心理医生爱德华教授治病。
看电视感觉浪费时间有罪感,玩游戏玩物丧志有罪感,没完成工作任务有罪感,做错了一件事有罪感,孩子没考好有罪感,饭做糊了有罪感……(这里暂且将罪感和耻感概念同一,其实二者并不相同),越自律的人,罪感越强烈。越是高标准要求的人,罪感越强烈,发生心理障碍的几率越高。这一切都始于童年早期经历。
二 、生活中总有一件事能激活童年隐藏在身体的记忆
假冒爱德华医生的精神病患者约翰·贝兰特联想自己的手为什么会被烧伤时,感到手很疼痛。疼痛是过去的事情,现在伤口已经愈合,不会再疼痛,但是回忆却让疼痛感唤醒。身体记着我们发生过的一切,简单的例子如骑自行车、开车、游泳等,即使多年不再去接触,仍然很熟练。一个男同学经常用手指梳头,从前往后,特别是当他感到紧张的时候。咨询师让他不断重复梳头的这个动作,闭上眼睛去感受这个动作,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哽咽,童年时期父亲经常打他,就是打头,他的动作本来是下意识保护头部,但是多年后父亲也不再打他,事情已经忘记,慢慢就改成了手指梳头发。
排除应激性创伤事件,生活中造成伤害的小事情有很多,被打、被骂、被侮辱、被侵犯……其中父母给到的最多。小事情看似都忘记了,其实都会积累到潜意识中,影响这个人的自我判断,是没价值的、不够好的、能力差的……,影响人格,造成心理问题。
父母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惩罚。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说明,一个行为的后果决定着该行为此后出现的概率。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就是这样,惩罚对于减少父母不喜欢的行为来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这个结果强化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也就是说,惩罚的即时效应是使惩罚者满意,惩罚和变倾向于再次使用惩罚。遗憾的是,惩罚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孩子为了避免下一次惩罚,会被迫地接受父母的观点,禁忌意识发展起来,对正常情欲压抑,又想满足情欲(情欲是压抑不住的,压抑的只是表现情绪的外在行为),极端的情况就成了神经症病人,他们总是“怕”字当头:怕挫折失败、怕犯错误、怕出洋相丢脸等。
其实,不止童年,任何时期的经历都对人有影响,积极的经历有积极的影响,消极的经历有消极的影响。成人如果有良好的人格,定会应对消极的影响。而孩子的人格没有建立完善,他们的消极经历只能是消极影响。
父母,没有惩罚,同样能教育好孩子,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