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格
心理咨询,需要注意些什么?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解答。
作者欧文·亚隆,是心理学界的“资深大牛”,头顶着一堆无比耀眼的标签——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存在主义治疗法代表人物,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
不仅如此,走学术派,人家有《团体心理治疗》等经典著作,走科普派,更是能拿出《当尼采哭泣》等脍炙人口的心理小说,真可谓文武双修、多才多艺。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一书完成于亚隆的晚年时期,在几十年心理治疗经验和数千小时接受精神分析的基础上,从咨询过程、内容、常见问题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总结了85条宝贵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名咨询师,这本书可以让你获得专业实践上的受益,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读者,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心理咨询的真实历程。
Q1:心理咨询的作用是什么?
卡伦·霍尔奈说过,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也尤为突出。
套用一下书中的比喻,来访者是一颗橡树籽,抽枝发芽的过程中,有一个石块挡在了前方。此情此景,咨询师能做什么呢?不能代替对方成长,唯一能做的,是找到这个石块并搬掉它,让这颗橡树籽顺其自然地成长为一株参天的橡树。
读大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心理咨询是一件“助人自助”的事情,咨询师没法替你做决定,没法帮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咨询师可以提供更多和更深的视角,让你挖掘出内在的力量解决问题。
我第一次成功的咨询,来访者是个勤奋的高中生,每每数学考试都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当时我初出茅庐,什么理论、技术都在脑子里混成一团浆糊,只是强装稳重,认真倾听,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带着他做放松训练,引导他多看自己的长处……
四次咨询过后,这个大男孩开心地告诉我,刚结束的月考中他数学发挥正常。他很真挚地对我说,老师,谢谢你。
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不需要谢我,是你自己做到了。
这不是客套,在咨询结束的那一刻,脑子里还有一个疑问,我做什么了,我什么也没做啊!
在这个案例也许不算典型,但在我有限的咨询经历中,我很敬佩那些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着一线“光”,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
正因为这么一种自发的力量,才能给咨询师一个“有所作为”的路径和方向,而咨询师所做的,只是帮助对方释放出更多内在的“光”而已。
Q2: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读研时,导师曾反复说过,心理咨询中,理论和技术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关系”。
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如果与某人关系不佳,你横竖看对方不顺眼,他就算口吐莲花、字字珠玑,对你也是枉然。
以上是浅层理解,更为本质的一种含义是——关系本身就是改变的媒介。
多数来访者的问题根源在于不能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在心理咨询中,即便袒露出自己的脆弱、缺陷,咨询师依然能够接纳自己,这种亲近的关系会给来访者带来全新的体验。这段历程中获得的感悟与认知,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来访者的日常生活。
亚隆在书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旅途的伙伴。与“病人”、“被分析者”不同,这个词没有冷冰冰的专业色彩,也没有主动被动的角色与分工,把咨询师和来访者放在了更为平等自然的位置上。
这种界定还有另外一种意义,“伙伴”一词消除了“你们”(被痛苦折磨的人)和“我们”(咨询师)之间的区分。
毕竟,死亡、孤独、生命的意义、自由,那些困扰着来访者的问题,也是咨询师本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帮助来访者移除障碍、拨开迷雾的过程,对于咨询师本人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深层次的探索?
Q3:心理咨询中的“ 此时此地 ”是什么?
亚隆有时候会和来访者的配偶或其他重要他人面谈,总是发现对方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这也难怪,来访者的叙述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或者是处于消极情绪时被放大的感受,信息多多少少存在偏差。
那是不是来访者所说的一切都不可信,也不需在意对方的表达?当然不是。但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有一个东西比来访者的讲述重要得多,那就是“此时此地”。
不过度关注过去,着眼当下,从这个非历史性的视角,在咨询室的空间和时间中,发生了什么?
咨询是一个微型社会,与咨询师的互动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来访者会在此时此地再现某些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模式。假如一个人倾向过分担心、贬低别人、控制欲强,这些特点早晚会渗入到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中。
关于此时此地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列举一下书中的例子。
有段时间,亚隆办公室的门栓坏了,有一位来访者为门没能关好而道歉,多次之后,这个看似“礼貌”的举动让咨询师也开始有些恼怒。实际上,来访者在生活中也总是表现出过度道歉和礼貌的样子,但最后却总是会激怒别人。
值得玩味的是,来访者明知如此,却还是难以停止。亚隆指出,每一个行为得以产生和保持,必然有其背后的补偿。经过几次的咨询,来访者总算可以坦然地谈及压抑已久的愤怒,包括对丈夫、父母、孩子、咨询师的愤怒。
相对于过往的叙述,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咨询师必须增强对此时此地信息的敏感度,这也是心理咨询中最为主要的力量。
Q4:和咨询师聊天是种什么感受?
读研时,曾接过一个咨询,年轻的来访者突然质问我,刚才你的嘴角向下撇了一下,你是不是对我说的话很不屑?
我赶紧百般解释,我没有向下撇嘴啊,我没有不屑啊……
后续的督导中,导师说,你的解释其实是一种防御,当时你应该这样问他,当看到我嘴角下撇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所以,与咨询师聊天,你可能会有安全、被接纳的感觉,但与咨询师聊天更像是“照镜子”,这个镜子不但没有美化的效果,还想透过每一个细节,直指内心深处,引导你不断探索你内在世界的冲突和理念。
并且,对于来访者的重大自我暴露,咨询师的交谈更是有着极深的“套路”。比如,某个来访者鼓足勇气说,其实我一直有偷东西的习惯。对于这一句话,咨询师要有三个方面的反馈:
首先,讨论这句话背后的内容,例如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偷东西的,是因为什么偷东西,偷完了之后又什么感受?
其次,表达治疗师被信任的感受,例如,今天你和我分享了之前从没有提及的东西,谢谢你的信任。
最后,探讨暴露行为本身,例如,什么使得我们今天可能讨论这个问题?在过去的治疗中你曾经想过要说出来吗?什么让你没有说出来?
没错,和咨询师聊天就是这个样子的(当个咨询师也挺烧脑的)。
结语
这本书初读于大学时代,只觉得有无数智慧的言语,却由于资历尚浅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毕业后,作为一个兼职且蹩脚的咨询师,为数不多的咨询经验中,有过成功的案例,能看到来访者内在的“光芒”和改变的能量,也有过瓶颈的时候,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始和结束这一段旅途。
带着一点迷茫和困顿,重新翻开了这本书,感慨于作者本人的阅历与敏锐。
对于心理咨询,太多人有着各式各样的误解,有人将心理咨询视为寻常的聊天,有人把心理咨询等同于精神病治疗,但其实心理咨询更像是一场不断求索的旅程,探究内心的冲突和成长中的障碍,并重新整合内在的自我。
至于咨询师嘛,我们不负责成长,我们只是移除石头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