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翻过处暑白露,越过小寒大寒,春雷惊蛰,沉寂了一季的大地便在悄然中喧嚣,开始孕育新的生命,也生长着对未来无限的的期盼。
田垄上卷着裤脚边儿的农民,一起一伏的埋头插秧,双脚踩在稀泥里,踩在土地上。这,才是生活给的踏实感。
转而向秋,炎热并不想早早退去,裹挟着稻香呼啸而过,聒噪的是“嗞嗞”的打谷声,颗颗饱满的金黄在诺大的地坝上向着太阳朝圣。一年的辛苦劳作,换来的不过是就着新米吃大锅饭的欣喜与狂妄。尝一口,满满的都是被阳光雨露成全的幸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才总算是有了盼头。
当食物被赋予了它独特的意义,就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蕴含着过去,又饱含未来的惊喜,品尝到的每一口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馈赠,于是,就想着给靠近自己的人再多一些的光亮和温暖吧,诚如在舌尖起舞的味蕾,也倒给生活增添了几分治愈。
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幸运到有过被食物治愈的心情,而所谓“吃货”,是深谙食物的力量,转而想去治愈更多的人。他们奔走在市井小巷,去发现隐匿的小美好,在充满仪式感的一顿饭中,理不清的是千丝万缕的情愫,而我们,只需要在食物中学会享受和给予,学会爱与被爱。
食物是梦想的另一个载体,是对生活虔诚的期盼。大年初一,清晨的霜雾还挂在黑松的枝头,鞭炮声倒是此起彼伏,一波一波,从山那边到山这边。
家里的老人天还没亮就起来生火烧水。新年第一天,还非得要讲究一下,拿出夏天晒好的上等柴火,毫不吝啬的塞满了整个炉灶,张牙舞爪的火苗噼里啪啦的叫嚣着,仿佛炉灶里存在的是另一个夏天。溜白的汤圆在锅里翻滚叫喊,喊来了全家人的团圆平安,喊来了新一年最单纯的希翼。而身边是孩童稚嫩的歌谣,“卖汤圆,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团。”
家,是一个隐秘的地方,承载了自我所有的脆弱和放肆。所以,邀请朋友去家里吃饭是一件庄严又富有仪式感的事,似乎只有深入骨髓的朋友才能享受这样一文不值却庄重严肃的礼待。
有朋友曾经问我,什么才叫有生活气,在我看来,生活不过是厨房里人间烟火的味道。有油烟的地方才能被称之为家,家是油烟的味道,油烟是人情的味道,散发着陪伴的辉光。生活的真谛,不过是粗茶淡饭配青瓜小菜,备酒为欢,一饮醇香,二饮清味,三饮饮而尽,这样的欢乐才是人生莫大的奢侈。
和心心念念的人儿享受食物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此时此刻,味觉会被无限的缩小,触觉被无限放大,直至入口的所有食物都名正言顺的被归为“美食”,而这样的味觉体验大概就理所应当的被深深刻进脑海里,写进回忆里,系上漂亮的蝴蝶结,以供虔诚。而所有的悸动都蕴含在食物里,传达着不可名状的欣喜与雀跃。
在所有的食物中,粥,是最为温情的存在。
素米如玉,文火慢熬,散漫了时光,熬尽了岁月。所有美好心思都在氤氲的雾气里娓娓道来,像极了那个案前执勺煮粥的女人,轻描淡写的,撩动着男人的味蕾。
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奇异的能力,但就是在她摆弄锅碗瓢盆间,饭桌上凭空出现了各式的菜肴,也好像只有她才能把平淡的日子过出不同的花样,为生活添上鲜艳的色彩。
“家”的哲学,也不过一碗清粥,经得住风花雪月,盛得下柴米油盐,在寒与暑、晨与暮之间,温暖隐秘又淡然,恍惚一瞬,好似早已白首。
食物是撩人的小妖精,生活是假想的诗意。
愿食物治愈你的伤痛,从尘世款款走来,还能落落大方。
我是Kaizen,温暖成诗。
关注微信公主号:行星派对
期待与你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