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冬来,寒风料峭,不觉一年冬至到。
四季有更替,我的生活节奏也顺应时节做个微调。
欣赏:《奇葩说》
这几天拆解爆文,看到不少文章案例都引用了热门综艺节目。从来不看电视的我,今天打开电视看《奇葩说》,有两个话题我特别有共鸣。
第一个辩题:听到同事在卫生间说自己的坏话,你会不会出来理论?
第二个辨题:孩子每天写作业写到半夜,该不该找老师理论?
正方的观点:要找老师理论
1.孩子每天写作业写到很晚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因为晚上10:00~1:00是孩子的生长激素发育的最高峰期。学习成绩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赶上来,但是身体发育过了这个时间就没有了。
2.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一个人如果老在困的时候学习,那以后一学习就困。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每次摇铃铛就给食物,它就会流口水。重复的次数多了,形成的习惯反射后,以后只要摇铃铛不给食物也会流口水。孩子总是深夜写作业就困,以后不是深夜学习也会感到困,会有无数个一捧起书就会感到困的时刻,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现在很多人一看书就感到困,就是因为童年无数个写作业的深夜。
听完正方的辩论,直拍大腿叫绝,感觉无懈可击。可我再思考一下,正方选手偷换了概念,孩子只是写作业就困,并不是说学习就会困。写作业和学习是两回事,而且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做分析。如果学习的内容刚好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那么孩子就会达到心流的状态,怎么可能一学习就会困呢?和长大后每次捧起书就感到困,更没有绝对的联系。
我儿子喜欢打篮球,他如果看篮球类的书籍就是看到深夜也是沉浸其中,不会觉得困。
今日小确幸:带着批判性思维看电视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的节目,点评教授最后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最好的教育是让他知道他的人生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