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曾经提炼出了一条重要的有关积极性的原则:“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情。”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想要自己感兴趣的。然而如果这个兴趣真的成为了我们的工作,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到底是“兴趣”会战胜“工作”,让我们从此充满积极性的工作,还是“工作”会战胜“兴趣”,让我们把兴趣也慢慢磨成了上班如上坟的煎熬呢?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这本书里提到:只要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企业最常用的驱动方法就是胡萝卜+大棒,也就是所谓的奖励和惩罚。(当然,其实在学校里,在家里,我们也经常被这样对待。)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奖励有时候非常的奇怪,它就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甚至更严重的是,它还会让我们内在动机消失,让成绩大幅下降,扼杀创造力,抑制善行。
也许有人会认为作者在危言耸听,先看看这样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马克莱珀和大卫加兰对幼儿园一个班级的儿童进行了几天的观察,找出了一些把自由活动时间用于画画的孩子,然后他们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观察,对这些孩子喜欢的活动进行奖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研究人员把孩子分成三组,第一组是期待奖励组。他们拿出一张“好孩子”奖状,用蓝色的缎带装饰,上面还写着学生的名字,告诉孩子们画画就能得到这张奖状,然后他们问有没有人愿意画画。
第二组是不期待奖励组,研究人员只是问他们愿不愿意画画,如果有人愿意,等课程结束后,就会给他们一张“好孩子”奖状。
第三组是无奖励组,研究人员只问他们想不想画画,但是一开始不许诺给他们奖状,最后也不给他们奖状。
两周以后,研究人员再次回到教室。不期待奖励组和无奖励组的孩子们和实验前一样,饶有兴致地画画,画画的时间也与之前大致相当,但是第一组学生,也就是其他有奖励最后也得到奖励的学生花在画画上的时间却少了很多,兴趣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尽管只是在两个星期之内,这些诱人的奖励还是把游戏变成了工作,而这些奖励在教室和办公室里是那么的常见。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不一定是奖励本身破坏了孩子们的兴趣。当孩子们不期待奖励的时候,奖励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有有条件的奖励——如果你做这个,那我就给你那个,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莱珀和加兰随后进行的几个儿童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但是毕竟,这个结论太具有争议性了。因此,为了证实这些研究结论,1999年,德西和两名同事对近三十年来与此有关的研究再度进行了分析,他们最终得出结论。有128个实验,对奖励产生的效应进行了仔细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同一个结论:有形的奖励,实际上会对内在激励因素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家庭、学校、企业、运动队等关注的是短期目标,选择的是控制人们的行为,他们就会对长期效果造成相当的损害。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原来学校的积分制,家庭的小贴贴,这些竟然都在扼杀学生和孩子的内在动机。
当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奖励并不是“性本恶”,就像之前的实验也说明,只有在有条件的奖励,才会出现副作用。也就是说,奖励如果使用不当,才会在无意中产生这些弊端。因为奖励会使我们的关注面变窄,遮蔽我们宽广的视野,让我们无法看到常见事物的新用法。也就是说,面对探索型(创造创意)的任务,奖励只会起到有害的作用。而面对推算型(机械重复)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
就像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所说的: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意思的重复性工作需要管理,而有意思的非重复性工作依靠的则是自我管理。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你的兴趣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创意型还是重复型?如果是创意型,千万别用“如果……,那么……”来奖励自己。你的老板会不会使用胡萝卜+大棒的方式来激励你呢?我相信你应该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