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愤青。
也不是为了喷这两个群体,标榜抬高自己的靠谱青年。
我只是看不惯会背几句诗,读过三毛的书就感觉自己超凡脱俗,以“流浪者”“异乡人”自居的文青。
他们去西藏寻找信仰,去大理寻找前世今生,高唱“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一路约炮不断,还能不羞耻地美其名曰:解放天性。
前段时间,一个女文青火了。
此文青说走走川藏线是一直以来的梦想。
城市的尔虞我诈中,没有她想要的诗与酒。
过腻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想去寻找灵魂的自由。
没有足够的钱,就带梦想上路。
乍一看,说得貌似有几分道理。
可是她,中途搭乘一个中年油腻司机的车进藏,那可是好好放纵了一把。
西藏山川河流的神性有没有洗涤她的内心不可知。
和司机用完一盒避孕套,竟悟出“在西藏出轨不算出轨,叫天性解放”。
恼怒的男友骂他几句,她反驳说“我是三毛,而你却不是我的荷西”。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会文艺的屌丝。
出卖肉体换一次旅行,伤害别人的感情还不知反省,那你所追求的干净灵魂到底是什么?
坦白说,这不过是给自己的无能和自私找借口罢了。
动不动“三毛”附体,让人大跌眼镜
那些到处约炮还自比三毛的文青,简直能把死人气活。
三毛没你们那么low。
今年3月份有个叫小二姐的,这个就更厉害了,自称三毛转世。
在一个电影节上邂逅导演张扬,上来就谈佛,展开108天的“量子纠缠”。
把和张扬生活中一个个偶然相似的节点,都意淫成命中注定的缘分。
你去过西藏,我也去过。
你拍过电影《冈仁波齐》,我到过冈仁波齐转过山。
“我去了拉斯维加斯,
之后你也去了拉斯维加斯。
你去了纽约,
之后我也去了纽约。”
“我们的生命总是交错着。”
我是“三毛”,你是“荷西”。
你看16年撒哈拉的降雪,不就是因为“我们”再次相遇了吗?
想象力还真是丰富。
交过黑社会男友,摇滚青年,被包养,一夜情不断,也不能影响她对佛祖虔诚的信仰。
用情怀编织故事,拿信仰当遮羞布,掩盖自己丑陋的欲望,社会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别再意淫三毛了,三毛真转世的话会变成一棵树。
她说过,“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所以,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三毛,像三毛的人,也许你根本就不懂三毛。
三毛和荷西的故事很美很感人,在文青眼中,堪比当代梁山伯和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们爱情观甚至是这样的,如果你爱我,就陪我千山万水都走遍,你负责挣钱,我负责文艺。
可三毛的至情至性,对人和事的真诚,对荷西那份沉重的爱,你们到底懂多少?
自从遇到荷西,三毛才变得明媚乐观起来,《撒哈拉的故事》风趣幽默地讲述异国见闻,让她名声大噪,成就了流浪作家的称号。
但回顾三毛短暂的一生,总是充斥着仿徨不安,《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里青春的感伤随处可见。
三毛内心渴望平凡幸福的家庭生活,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喜欢流浪。
她谈了多次感情,爱情观超正,不像某些文青拿滥情当人生经历,但奈何命运弄人。
第一段恋情,相处了三年的初恋男友,想先立事业结婚,两人在婚姻上发生纠葛,痛苦的三毛大学没毕业就奔赴了西班牙。
在异国求学期间,被两个奇葩男友追求,很快就分手了。
回到台湾,一位堂哥的朋友俘获了她的心,可惜遇人不淑,快结婚时才发现对方是有妇之夫。
受伤之后,三毛很快和一个40多岁的德国籍教授订婚。
没想到结婚前夕,未婚夫心脏病猝发死亡。
台湾成了三毛的伤心之地,她这才远走他乡。
三毛的颠沛流离,是被迫的。
和荷西在一起后才安定下来,这时,她感受到生活的点滴幸福都弥足珍贵,文字里的家长里短满满温馨趣味。
荷西潜水时不幸去世,是三毛致命的一击。她每天都活在对荷西的思念里,几欲轻生,最后不堪病痛和精神折磨,用一条丝袜结束了生命。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这句三毛写给荷西的话,无数人拿它当甜言蜜语,说给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听。
但是,“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这后一句的悲伤,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
所以,不要轻易拿三毛附体,怕只是“叶公好龙”而已。
文青想要的生活,永远在路上
2016年,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火遍大江南北。
这首由高晓松作词,摇滚少年许巍演唱的歌曲深入人心。
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随之刷屏朋友圈。
每天朝九晚五,困于钢筋水泥中的上班族,想必工作之余都会意淫下“诗与远方”。
懒惰是人的天性,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谁都不会拒绝。
而加班累成狗,还是买不起房的比比皆是。
现实很残酷,偶尔做做不切实际的梦,安抚下内心的疲惫,继续努力着,这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可是,文青这个群体有点不一样。
他们怀揣理想主义的世界观,面对困难和挫折,敏感脆弱更多一点。
陶渊明式闲散诗性的生活,一度是文青的精神归宿。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逃避心理。
处理不好工作中的人事关系,是大多数文青的通病。
一些文青喜欢坚持自我,秉承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让他们在职场屡屡碰壁。
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干扰了他们与周围的交流,时常感觉到不被理解,被孤立。
总之,作为一个矛盾的个体,他们身上多的是与生活的拧巴和较劲。
动不动就想出走是常态。
大部分文青属于表演型人格,他们希望活成一段传奇。
凡身俗子的平凡生活,简直不值得他们浪费生命。
作为文青的代表人物,前有安妮宝贝,后有大冰。
前者写尽无法安放的孤独感,在都市中流浪,在陌生人怀抱中寻找温暖,引起很多文青的共鸣。
后者奔赴一个个异地,邂逅一个个陌生人和精彩故事。
在西藏虔诚生活,在大理开酒吧收留流浪歌手,他告诉大家说“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这不就是文青渴望不受羁绊地生活,被人理解的心态吗?
文艺式装逼,遭人嫌弃
如今,网上广泛传着不要和文青谈恋爱,结婚的言论。
文青似乎成了整天胡思乱想,矫情,中二病……,甚至渣男渣女的代名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饱读诗书几乎是德才兼备的代名词,读书人的社会地位那高得去了。
成年男子一句诗,一副画就能撩到一个妹纸。
一生落魄如唐伯虎,柳永,身边总是不缺少红颜知己。
现在的文艺爱好者难道被时代抛弃了吗?
并不是。
文艺是一种爱好,就像你喜欢美食,他喜欢健身,我喜欢跳舞……,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那为什么唯独文青遭大家诟病呢?
我想原因有三。
第一,文青普遍情绪不稳定,让人难以理解。如果你朋友圈里有个文青,那他发布的动态就很有看头。
高兴时觉得全世界都要陪他一起狂欢,悲伤时好像死神坐在他家门口似的。三天两头林黛玉式感伤,充斥着形而上的自由,灵魂,孤独等字眼。
第二,文青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遭人质疑。精神活动是文青重要的生活部分,对一些物质有限的文青来说,房租勉强交得起,还天天满脑子环游世界,阳春白雪的。
第三,文青的清高,让人讨厌。如果获诺贝尔奖的莫言,书法大师启功清高的话,想必没有人会讨厌他们。
张爱玲就曾写过这段话,“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同样,自恃才高的文青,大家并不买账,毕竟无论什么时代,为成功者立言是不变的法则。
明明我们都是穷逼,凭什么你就比其他人高人一等。
PS/
虽然文青病让人看不惯吧,但我相信爱读书看电影,喜欢音乐的人里还是三观正的多。
他们善良,正义,热爱思考,有才艺有情趣,虽然偶尔有些不切实际,但是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相信也会越来越靠谱。
谁的成长不是这样呢?
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脑残文青想diss就diss,随意。
但是,大家也不要因为一两个热点新闻,就给这个群体的所有人戴上了“不靠谱”的帽子。凭着刻板印象判断人,忽视个体的差异,是一种懒惰的思考方式。
大家都成年人了,分辨是非真相能力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