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书: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
读重庆出版社《五卷书》
文/方木鱼
我和季羡林先生是同乡,少年时代,我更曾在他出生的地方求学三年。他八十岁回乡那年的夏天,我正坐在自习室里苦读,旁边不远几里地的村道上,在倪萍和一众人的陪伴下,德高望重的季老返乡。再一次比较隆重的场合是季老的骨灰魂归故里的那一次,有上千人自发去接季老回家。
但我真正对季老有触动是在单位的图书馆。单位的图书馆不大,但里面摆了一套《季羡林全集》。我注视着架上厚厚的一摞书,第一次感受到“著作等身”这个词在赞美之外的艰难含义。
季羡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佛教史研究和吐火罗语研究。所以,我们有幸读到这本用梵文写成的古印度故事集《五卷书》也就不足为怪了。《五卷书》因有5卷而得名。5卷的篇目分别是:《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开头的“楔子”部分讲,某城市有个国王,生了三个蠢儿子,他们都不爱读书。在一位大臣的推荐下,国王请一个婆罗门教导他的三个儿子。婆罗门在六个月的时间里,就以讲故事的方式教育他们,所讲的故事就成了《五卷书》。听起来有点像《一千零一夜》。全书诗文并用,在一个基干故事的基础上,插入许多寓言、童话和小故事,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层层叠叠,环环相接形成一种季羡林先生所言的“连串插入式”的特殊结构。以第一卷《朋友的决裂》为例,主干故事讲述狮子和牛结交为好朋友,豺狼离间了它们。在主干故事之外,中间穿插了30个小故事。
让人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类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以动物比喻人性的故事,更有书中俯拾即是的名言,仅以卷二为例,“正像一个年轻的老婆不愿意搂抱那年老的丈夫,幸运女神也不搂抱那迟疑不决、懒惰、相信命运的懦夫。”(卷二第115首诗歌)“那一些心情淡泊的人们,能够饱喝知足常乐的甘露,另一些为钱财而东奔西跑的人们怎能享受到它的好处?”(卷二第161首诗歌)这些警句名言,听起来就像是圣经中那些警世的句子一样,带给人无数启示。
《五卷书》并没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反倒更倾向于表现世俗的市井平民的思想感情和伦理道德标准,以及平民阶层的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但在一个被宗教气氛所浸染的社会里,宗教影响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所以,这种不自觉的渗透,更容易深入人们的灵魂深处,引起共鸣。
《五卷书》里浸透的对生命悲天悯人的情怀让其在印度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其故事流传于世界各个地区,本书的腰封上把这本书形容为“古代印度皇室必读书,风靡世界前年之久”。而在出版前言里,甚至有《五卷书》在世界范围内对民众产生的影响超过《圣经》。这个评价,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