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我一直是曹雪芹忠实的粉丝,从青春年少的无知懵懂,到而立之年的辛苦奋斗,以及不惑之年的如梦方醒,都没少以曹雪芹的大作《红楼梦》为伴。如今,《红楼梦》更是知天命的自己的枕边书。
从贾府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到每个名不见经传的丫鬟婆子,我可以说是都能如数家珍。
今天就说说同样是贾家公子哥,却与宝玉命运截然不同的贾云。
书中第二十四回,贾芸出场,与宝玉相遇,道尽了人生际遇的寒凉。
同样是贾家儿子,也都是十多岁光景,长得斯文清秀。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连姓名样子都不曾被人记起,宝玉甚至不知道他是哪一房的。
但贾芸没工夫心酸,更顾不得自怜。听宝玉口无遮拦,说自己像他儿子,立马顺杆爬,认小自己五六岁的宝玉做父亲。
很多人瞧不起贾芸,调侃其逢迎得过于粗俗。年少时的我,也打心底鄙视贾芸这幅嘴脸行径。
成年之后才明白,这世上没有容易二字,穷人的世界更容不得酸腐的自怜自艾。
每天睁开眼,都是真真切切的柴米油盐。
父亲早逝,母亲需待赡养,日子过得坑坑洼洼。
就是在这逼仄困窘之下,贾芸尝尽冷暖世情,也学会了察言观色、讨好卖乖。
人人都想过花气袭人的日子,但往往被生活逼得世故通达。
当众公子哥醉淫卧饱、坐享荣华之时,贾芸正汲汲营营,四下奔走,忙着讨生计。
虽然在外找工作接连不顺,在舅舅处借东西碰壁,但他不把糟心和为难的事情带回家。
在外奔波一天回到家,先问母亲吃饭没有,而不是大爷似的让母亲赶快给他做饭。
赚到第一桶金后,没有吃喝玩乐,而是先向母亲报喜,并一大早还钱给邻居。
这个贴心懂事、积极进取的少年,靠着自己,上演了《红楼梦》最为励志的故事,也成了唯一一个自立自强的贾府子孙。
世俗,却不市侩;机变,却不狡狯;趋奉,尚有骨气;精明,可良心仍存。
这是贾芸,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