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的时候,我因感冒停跑了10来天。前天,跑完有氧训练我的左脚和右膝盖外侧有点疼,已经影响到正常走路了。我不得不去药店买了云南白药的膏药贴上了,昨天休息一天之后,右膝盖外侧疼痛感减轻了,左脚还是稍微有点疼,不过也能跑步。今天本是我跑步的日子,是跑还是不跑呢?我的内心有点纠结。
从11月底,我正式开始了冬训。对于我来讲,冬训期间的每一个训练日都特别重要,我舍不得耽误,我希望可以完整持续地练完冬训。可是,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脚和膝盖又受伤了,还是练有氧受的伤,6分多的配速也能受伤,我也是无语了。说出去,别人还不笑掉大牙啊?对于以前轻伤不下火线的我来说,暂停训练真的不甘心。
不过,回头想想,这次受伤都是轻微受伤,休息几天就会痊愈的。痊愈后,我依然可以实施我的冬训计划。如果不休息,继续训练的话,可能训练的成绩会退步,多一次退步的成绩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带伤训练可能导致伤情加重,那休息的可能就不是几天了,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影响我的冬训计划。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所以,最后我的理智战胜了热情,我选择继续休息,踏实养伤,等伤好了在进行训练。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受的伤呢?这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6分多有氧的速度对我来说已经够慢了,我之前训练都是跑4分多的配速。所以,我在思想上没有重视对伤病的预防,我以为适应了4分多配速的我以6分多的配速跑肯定不会受伤,结果现实狠狠地给了我一记耳光,给我上了一课。这次的伤病并不是突然来袭的,在之前两次训练时,我的左脚和右膝盖外侧有隐约地有点反应,我没拿这些情况当回事,继续训练,导致我的伤情进一步加重,这一次已经给我敲响警钟了,如果我再不停下来,伤情会更加严重。缺乏对伤病的敬畏,是我这次受伤的主观原因。
冬天的天气寒冷,塑胶场地变硬了,鞋底也变硬了,我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所以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场地我是无法改变了,但是跑鞋我可以选择一些弹性好的鞋子,同时可以穿一双加厚的运动袜。热身时,我需要增加一些时间,以前跑2公里热身效果可能不够充分。跑步过程中,我双脚落地时要更有弹性,更有节奏感,以减小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外界训练环境的变化,是我这次受伤的客观原因。
这次受伤是我成长了,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受伤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受伤。每一个长期跑步的人都难免会受伤,我们要从受伤中吸取教训,下次训练时不再受伤,那么这次受伤的经历就值了。毕竟无伤跑才是我们跑步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