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包括欧洲、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全球的公司都纷纷掀起了导入丰田生产系统(TPS)或精益生产的热潮,但成功者似乎寥寥无几。关于分析总结失败或者部分失败的原因这方面的文章也是汗牛充栋,有的归结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有的归结为日本的雇佣制度(终身雇佣),有个归结为工会的阻碍,有的人认为是员工的能力不够等等。哈佛商学院的肯特.鲍恩(Kent Bown)教授在1999年9月指出,“选择采用丰田丰田方式的欧美企业,未必都能成功,原因在于丰田汽车有其独特的DNA,并不是其它企业能够轻易效仿的。” 我想鲍恩教授所说的丰田DNA指的是日本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生活方式、制造业的传统以及农耕文明的特性等等。但事实上正好相反,在大野耐一开发丰田生产系统的过程中,这些所谓的丰田DNA因素恰恰是大野耐一力求改变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们是丰田生产系统顺利实施的障碍。最近,我又重新拜读了大野耐一先生的两本经典著作,即《丰田生产方式》(1979)和《大野耐一的现场管理》(1982),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野耐一先生鲜明的个性和历经35年开发丰田生产方的过程的艰辛。从中我也感受到丰田生产方式之所以能够在丰田首先成功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主客观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大野耐一先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以及丰田英二对大野先生的无比信任、支持和授权才开发出享誉世界的丰田生产方式,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大野耐一和丰田英二这一对的最佳拍档,就不会有现在丰田生产方式。在这儿,我们必须了解大野耐一在推进丰田生产方式时,不要认为丰田内部没有阻力,而是阻力很大,很多人认为大野耐一在蛮干,并写信给丰田英二要求停止大野耐一的工作。另外,大野耐一没有任何蓝本或模式可借鉴,完全是开创性的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我根据这两本书的读后心得,再加之我本人20几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下丰田生产方式之所以在丰田首先成功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1. 从上至下的推动,而不是自下而上。
2. 丰田喜一郎和丰田英二,尤其是后者完全信任和授权给大野耐一,勇于承担失败的后果的勇气和担当。
3. 大野耐一的性格强悍、倔强,管理方式专治,甚至有点法西斯味道的。
4. 大野耐一具有决不妥协的坚定信念和非凡的执行力。
5. 大野耐一是坚定的“现场主义者“。
6. 大野耐一不拘泥于尝试、善于逆向思维,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常规、不迷信权威、敢于失败。
7. 大野耐一在丰田公司内有深厚的资历,1932年就进入了丰田纺织,而不是一个TPS/精益生产经理或者顾问。
8. 大野耐一把它当做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打工心态,一生孜孜不倦、敬业。
9. 大野耐一循序渐进的推进TPS, 不急于求成,随着职权的扩大而扩大,先从机加工车间到总厂的总成再到总厂的铸造和锻造,最后扩展至供应商体系。
10. 大野耐一策略性地利用丰田喜一郎和丰田佐吉的威望来推动JIT和自働化。
11. 大野耐一具有传统日本人的韧性,虽然在35年间也曾动摇,甚至想放弃,但最终坚持下来了。
反过来,很多企业导入丰田生产方式不成功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一目了然了。我可以肯定的说,导入的失败100%是因为管理的问题,不是技术和文化差异问题。比如,最高管理层不重视、没有充分的授权、不能坚持、急于求成,职业经理人的打工心态,过多的依赖于第三方咨询公司,工具主义等。最重要的是下面三个方面:
1. 管理层的坚定决心和授权,自上而下。
2. 强悍的执行力。
3. 不怕失败,始终如一的坚持。
2021 - 9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