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没有了远方,假期变得绰绰有余。于是,在这个阳光非常澄澈明亮的午后,请了半天假,回家休息睡觉去。
这种感觉是很幸福的,别人都在忙碌,唯有自己偷闲。是想哼着歌打着口哨的愉悦,是心满意足的闲散与轻松。整整一个下午,都属于我一个人,不需要面对任何事,不需要“噼里啪啦”说一大堆话,不需要象普通的周末那样忙得无头苍蝇一般,没人惹我生气,没人打扰我独享这个静谧、柔软的午后。
与同纬度的其他北方城市相比,大连的季节变化一向慢半拍,还称得上是秋季,正是斑斓多姿的时候,不知名的藤蔓尤其出彩。它们飘荡在墙边、围栏上,素简、平和,却静悄悄地绽放出美过春花的绚烂。
跑步,吃饭,我是下午1点多才到家的。推开屋门,明晃晃的耀眼阳光,正静静地平铺在地板上.太阳在向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光线如溪水一样流进到屋子里来,越遥远,越温暖。最喜欢这样的时刻了。
原本打算先去海边转一转,再拍拍现在的秋色,但看到早上没来得及收拾的床房间,还是勤劳心占了上风。反正,时间尚早,在明媚阳光的包裹下,做家务也显得轻松了。两张书桌上堆着的乱糟糟的书、本,还有笔,是儿子的杰作,写完作业从来都不记得收拾。这阵子,状态比之前进步了好多,但还得督促、跟进。有时心累,曾被二姐安慰:“养一个孩子哪那么容易!尤其是男孩。”这话时不时就飘进脑海里,给我前行的推力。或许,有着酸甜苦辣的成长过程,才是圆满的、真实的,做母亲也是:有骄傲,有愤怒,有生气,有懊悔……
《暗算》里有一段文字:我们每个人都时不时在做错事,做错事成了我们生活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做错事,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没有生活,没有成长,没有一切。
看《万物简史》中这样描写引力:不能强,强了就阻止宇宙膨胀,让自己将自己压瘪,最后坍缩成一个奇点;也不能弱,弱的话宇宙会永远膨胀,直到一切相到远离,不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相互作用。母子之间,也有这样一种力在相互作用吧。
同事跟我分享过一个观点:男孩要好好培养吗?花大力气培养出来,最终要属于国家或者某个陌生女人啊,多不甘心。女儿却不一样,始终是父母贴身的小棉袄。这倒是一个新鲜的看法。其实,无论男孩女孩,只是希望将来的他/她自食其力、不啃老罢了。
又记起一位经济学老师的提问:“养孩子是投资还是消费?”时间有点儿久远,当时有没有特指某个性别难以回忆。那时孩子小,没现在的很多烦心事,想当然地就回答说是“投资”。现在看,是投资吗?
所谓投资,是特定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是货币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的财富拥有者牺牲当前消费、购买或购置资本品以期在未来实现价格增值的谋利性经营性活动,它是以获取利益(利润)为目的。而消费呢,则以获取物品本身为目的(注意,这里是物品而非商品),购买的商品是用于消费,所购商品不再具有商品的作用,而是用于使用的物品。
从定义看,养孩子勉强算投资,只不过,或许是一个赔本买卖罢了。
翻几页书,倦意袭来,似乎可以让自己万分舒适地进入梦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