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了解“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这句话是自体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说的。
很多父母问的与育儿有关的问题,都与怎么做有关。假如有一本包含所有“怎么做”的书,你全部按照书上说的,还是有可能制造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而人格健康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却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什么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那什么样的人格的父母是好父母呢?有很多说法,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恋的人、粗心而阳光的人,等等。
第二句,父母要做“清爽的人”
我们这里说个新的:清爽的人。
这样的人的特点是:在关系中边界清楚,不是:在关系中边界清楚,不黏黏糊糊;能够自得其乐,不太依赖他人;处理事情立断果决,不拖泥带水;也尊重他人的边界,不搞模糊不清的关系;等等。
如果你问,怎么达到清爽的人格境界呢?
所有这类问题,我给一个总的回答。我能够想到的,人格变化只有三种途径:一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包括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愿望和行为,并且去理解这些状态后面的意义;二是去跟各种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际关系中松动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三是找精神分析师。
第三句:如果父母人格层面有过度控制的倾向,就会不自觉地打压孩子的各种能力,避免对孩子的失控。
第四句: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心,会起到诅咒的效果。
第五句:父母潜意识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各种痛苦的味道,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第六句:父母压抑的东西,会让孩子代替自己表达。
第七句:家族创伤有时候像个传家宝,父母似乎有责任把它传给孩子。
重男轻女是常见的文化级别的家族创伤。在不少的临床案例中,一代又一代女性被迫害的景象,骇人听闻。很多女性的一生,毁于这种灭绝人性的文化传统。
让人悲喜交加的是,很多家庭如果重男轻女的结局是,男性被过度重视过度干涉,很多能力被削弱,而没有受到足够关注的女性得到自由发展的空间,成年后更容易成功。
第八句:父母分权,即在对与孩子有关系的事情上,双方都有发言权,而不是某方独断专行。
第九句: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可能源于父母对自己的父母的失望,以及对自己的失望。
对自己满意的父母,不会有哀怨,也就不会要求孩子的成就来消除自己的哀怨。说狠一点,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败涂地的人,是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打败配偶、打败自己的孩子,来偿缺失的优越感的。
第十句:对孩子的不耐烦,是因为融合恐惧或乱伦焦虑。
辅导孩子作业,孩子一遍三遍还不会,会激活父母的融合焦虑。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长,就会不耐烦。一个人耐烦的能力几乎等于一个人的人格独立程度。
第十一句:完美的父母,会制造有问题的孩子。
完美主义者的本质,是人格弱小,丝亳不能承受不完美、或者说某种缺憾带来的屈辱感,这种屈辱感会投射给孩子。
第十二句:过度焦虑的母亲,会把不能消化的情绪投射给孩子,孩子不能消化,就会把孩子的人格“容器”撑破,各种能力都会受损。
第十三句:对孩子的信任,是健康的冒险。信任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人本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自动朝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需要。
第十四句:让孩子拥有秘密,这是他们长大的前提和证据。
第十五句:如果你觉得自己不理解孩子了,就想想在同一个年龄的自己:你在想什么、要什么,以及希望自己的父母怎么对待自己。
不理解孩子,本质上是不愿意去理解,而不是不能够理。
所谓代沟,是在为情感隔离找理由。有句话可以摧毁这个隔离:没有代沟这回事儿,因为如果有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李白的诗。
代沟这个词可以废除了,因为它代表的是人在理解他人上的懒惰,而不是事实;或者说,它是懒惰制造的事实。
人性从有文字记录算起,并没有什么改变;所谓的代际差别,就算了吧。
第十六句: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是所有父母能够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第十七句:不要太多地用对和错、好和坏来判断孩子的言行,也不要使他用这样的眼光看待他所面对的人和事。
第十八句:父母过于强调什么,就往往会事与愿违。
第十九句:对孩子的有些“错误”,特别是经常犯的“错误”,不要立即做出反应,而要延迟反应。
第二十句:把孩子都当成心理学上的存在,这就是所谓心智化。
生物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水、食物和空气;心理学的存在意味着,他们需要爱、信任、自由、独立和有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