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
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
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
于是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的入门书,说实话我不太了解心理学,仅有的认识大概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自我、超我、本我。还好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是十分费解,当然也可能是我所能理解的部分有限。
一、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
人类的心理分成若干部分,有时彼此还会互相冲突。作者将一部分比喻为有自觉、懂得推理思考的骑象人,另一部分比喻为骑象人难以完全控制的大象。
试想一个画面,自己手握缰绳,只要动动缰绳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直行,但只有在大象没有自己的欲望的时候,你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想做什么,你根本斗不过它。
1. 人类“心理”的划分方式
(1)心灵和身体
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和主张,比如我们心跳加速、毛发竖起都不受我们心灵的控制。
(2)左脑和右脑
左脑负责语言的处理与分析,右脑善于处理立体图形。左脑的语言中枢非常善于编出各种解释,但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右脑知道原因,却没有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左右脑分离(“虚构症”患者),给右半脑闪现“走”这个字卡,病人可能就会站起来走掉。但问他为什么站起来,他也许会回答:“我要去拿可乐”(此时回答问题的是编理由的左脑,右脑没有语言能力)。
(3)理性与感性
丧失感性的病人,在接触外界时,是否会看穿一切感情迷雾,走向完全理性之路呢?不,事实上当他们看外界时,摆在眼前的有好N种选择,他们内心没有喜恶,所以每项选择都必须用理性去一一分析,但又因为内心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也找不到选择的理由。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绪,只有在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理性与感性必须携手合作,人才能聪慧。
(4)控制化与自动化
大部分的心理历程都是自动发生,无需我们有意识去控制,比如呼吸、眨眼、开门进房间等等。而控制化处理的过程则相当费神,一切都得按步骤来。
比如:为了参加一个聚会,你需要几点出门?怎么去?穿什么衣服?都得一件件思考。
控制化处理一次只能有意识地思考一件事,自动化处理却能多轨同时进行、可以立即处理许多事物。总的来说,控制化系统就像是一个骑象人,可以帮助大象做出更好得选择,但是无法违背大象本身得意愿。
2.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为什么还会互相冲突?
(1)无法自制
不要企图凭自制力,用控制化系统去打败自动化系统。控制化系统跟一紧绷便疲惫不堪的肌肉一样,很快就疲软无力,但自动化系统则是无需费力且全年无休地自动运转。
每个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一旦你在一件事上有很多自制力,在另一件事上可能就会少很多自制力。比起用自制力来控制情绪大象,不如运用这些有限的自制力来转移注意力。
(2)心理干扰
我们越想摆脱某个令人不快的念头,这个念头就会越阴魂不散地缠绕着我们不放。
(3)骑象人很会找冠冕堂皇的理由
两个人对某事意见相左时,其实是大象感觉在先,后来骑象人再来编理由反驳对方。
二、为什么很多人身上的大象这么容易担忧、悲观、无望?骑象人如何对大象进行再训练?
“Life itself is what you deem it”
1.大象悲观的原因:
(1)“喜欢计量表”会存在时间差
我们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事物,都有“喜欢”“不喜欢”的反应,即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这个“喜欢计量表”无时无刻地运转,使我们产生“愉悦感”或者“不悦感”。喜欢计量表从“不喜欢”到“喜欢”比从“喜欢”到“不喜欢”花的时间要长。
试想一下:有没有觉得因为某一缺点而讨厌某个人比因为某一优点而喜欢上某一个人更容易?
(2)负性偏差
“一点点病痛,我们就感觉得到,而健康得活蹦乱跳,我们却毫无知觉”
我们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来得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例如:丢了500块钱的伤心会比捡到500块钱的快乐更持久。
(3)“皮质乐透奖”
先天遗传及后天环境是影响个性的两大因素,但是研究表明先天遗传的影响更强大。事实上“快乐”是人的个性中最受遗传影响的特质,个人平时的心情愉悦程度50%—80%可归咎于基因。所以出生时有没有拿到皮质乐透奖的皮质很重要!!!
2.如何对大象进行再训练(改变你的情感风格)?
(1)冥想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冥想一开始非常困难,但这是在教导你心中的骑象人如何学会谦卑与耐心。冥想就是要改变自动化思考过程,驯服你心中的大象。
个人觉得冥想的时候专注于自己的吸气与呼气更容易。
(2)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教导骑象人如何训练大象,而不是直接跟大象说理,把大象打败。
认知疗法特别适合沮丧、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为沮丧忧郁的人思考问题时会扭曲事实,产生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导致了一个人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这些行为又进一步验证了扭曲的事实,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认知疗法主张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换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
(3)百忧解
抗抑郁的药物,在无法承受心理痛苦的时候,药物解决也是一种办法。
三、人类如何彼此相处?
1.人类如何将“互惠”当作群体生活的筹码?又如何将之运用得淋漓尽致?
人跟人之间彼此互惠,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道。
(1)人类具有超强的群居性
家族关系对人类很有吸引力。
(2)你帮我,我也帮你;你捅我一刀,我就还你一刀
人类这种以一报还一报的天性会让我们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事实上知恩图报和有仇必报得这两种心理缺一不可。一个知恩图报却有仇不报的人会容易被人利用,反之则会遭人排挤。
有时为了修理忘恩负义的人,我们可能会先私底下讲对方的坏话。在别人背后说长道短,是人类得以建立超群居社会的另一关键因素,有了流言和名声的作用,因果报应在现世就会出现,不用等到来世。
(3)人与人之间的施与授,也会让彼此之间产生一种伙伴的关系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下次推销员给你免费体验时,注意躲开,不要让对方启动你的互惠本能反应。
2.为什么你看见你兄弟眼中的刺,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主张高道德标准的人,一旦在道德上犯了自己所指责的错误,总是格外讽刺,旁人奚落起来也特别有趣”。
(1)善于发现自己内心的辩护律师
要当个讲理的人其实很容易,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帮自己找到或者编出一个理由。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出自私、短视的行为,但内心的辩护律师则会确保自己不会把过错怪到自己身上。
(2)透过玫瑰色的镜子看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评估其实相当精确,而自我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常常透过玫瑰色的镜子在观察自己。每当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就记得清清楚楚,但是别人的贡献却只能注意到一小部分,总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天真实在论”
我们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最真实的世界,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别人也都看得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如果别人有不同的想法,要不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事实,要不就是他们被自己的利益及意识形态所蒙蔽。
(4)“撒旦张开翅膀”
我们总能正确判断出别人的动机,但自己一遇到冲突,就会开始夸大自己的善行,编出一个善(自己)恶(别人)大战的故事。
(5)“邪恶至极”的迷思
该迷思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坏人做坏事动机都非常邪恶,被害人则完全无辜。双方都用这套说法让自己陷入善恶之战。而邪恶最大两个成因是: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自尊心过强,会导致脱离现实或过度自恋。而道德理想主义则认为自己的暴行是追求道德目标得一种手段。
(6)摆脱自以为是
我们内心的辩护律师、透过玫瑰色的镜子看自己、“天真实在论”以及“邪恶至极的迷思”,以上种种心理机制共同为我们编织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意义之网,而天使和魔鬼就在其中打得你死我活。我们内心一直不断地做出赞成及反对的心理反应,并确信自己一直站在天使这一边。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所认为的高道德标准、自以为是的态度及虚伪等,实在非常愚蠢、可悲,因为人类永远也无法达到平静和谐的境界,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一场“生老病死轮回”的游戏,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
第二:冥想或认知疗法
第三:移走自己眼中的梁木(虚伪、乱下判断)。人发现自己的过错时,心里会很难受,但不会太久,如果你能承认自己的过错,反而会因此产生一种混合着混合着骄傲的愉快感。
四、如何追寻快乐?
1.快乐有一部分是可外求的
(1)进展原则
“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快乐的”
我们每朝着目标前进一步,就会产生一步的快乐,当成功降临时,我们其实也只能感觉到一点点短暂的快乐,而这点短暂的快乐完全不及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之和。
(2)适应原则
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情绪反应强度及持续性。人生际遇如何,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是好运还是坏运,我们最终都会回归自己的快乐起始点——大脑系统中默认的快乐程度,而这基本上是由我们的基因所决定的。
不管你是中了彩票,还是瘫痪,一年内你都会恢复到原有的快乐基准线。
(3)快乐方程式:H=S+C+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快乐基准线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快乐起始点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V。
改善生活条件C:人际关系的改善、工作环境的提升、对压力来源的掌控等。
改善自发性活动V:提升我们愉悦及满足感。愉悦有很强的感官和情绪成分,如运动、听音乐、感受微风轻拂等。但是愉悦必须有所节制,否则就无法维持原有的效果,吃一个冰激凌你很开心,连续吃100个你还会开心吗?满足感则是我们全身心投入、发挥所长、达到忘我境界的感受,满足感能让我们感受到“心流体验”。
所以人一定要找到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运动、音乐、读书、画画等等),如果喜欢做的事情能成为工作更好,成为不了工作也没关系,沉迷于喜欢的事会带给你一种“心流体验”,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生机勃勃。
(4)但是人常常费心追求与自身快乐相冲突的人生目标
如追求奢侈品、追求名利、追求“效用极大化”(习惯评估所有选项的优劣,搜寻更多信息,以求做出最佳选择)。拼死拼活地成功了,当下的感觉确实快意酣畅,但是这种快乐并不持久,最终还会回到快乐基准线。
想一想:为什么国家财富不断增加,但人民却没有变得更快乐?
2.不管男女老少,没有人是孤岛,都会有对他人、对身体接触、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1)孩子跟母亲联系在一起的依恋系统
儿童的行为受“安全”与“探索”这两个基本目标所引导。安全的环境让儿童得以生存下去;能探索和游戏的孩子,才能发展出应对未来成人生活所需的技能及智力。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小孩健康成长、独立自主,那么你应该去拥抱、去搂、去哄、去爱他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
(2)将母亲跟孩子联系在一起的施爱系统
婴儿发出痛苦信号,激发母亲心中的催产素,强化母亲的母性行为。
(3)从这两个系统中看爱情
真正能支撑起坚实婚姻的爱情,是两人之间坚定共许的强烈友爱,辅以一些激情。激情与友爱是两个独立运作的过程,激情不会变成友爱。
友爱是一种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紧紧纠结在一起的人所产生的感情。两个人将彼此的依恋系统和施恋系统运用到对方身上,彼此依赖、关心、信任。
激情是一种是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其中充满温柔与性欲、愉悦与痛苦、焦躁与释放、强烈嫉妒心、为对方不惜牺牲自己,是一种五味杂陈的感情,它的力量一定有消退的一天,没有人可以永远处于亢奋状态。
一个只关心自己,凡事都问是否合乎自己利益者,是不可能活的快乐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是一种群性超强的物种,充满爱、友谊、帮助、分享及与他人紧密联结的感情。依恋与感情关系可能会带给我们痛苦,但是他人即地狱、他人也是天堂。
五、心理层面如何成长?
“人需要遭遇逆境、碰到挫败,甚至身心受创,才能把个人的力量、潜力整个发挥出来”
1.人类如何从必然遭遇的逆境中茁壮成长?
创伤、危机及悲剧发生的形式有几千几百种,但人们从中获益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
(1)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
(2)明确人际关系,患难见真情
(3)转变对当下及他人的看法
人生出现危机时,我们面对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1)积极面对,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2)重新评估,先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再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做法
(3)逃避,否定或逃避事件的发生
2.我们该如何善用逆境让自己从中获益?
(1)碰到逆境之前先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如果你属于悲观型的人,可用冥想、认知治疗等方法,甚至可以试试百忧解。从而摆脱负面思考的限制,让自己更能从逆境中找出意义。
(2)珍惜并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有一两种良好的依恋关系,帮助我们理清并找出事件的意义,从朋友亲人那里找到意义。
(3)宗教信仰或者宗教仪式
(4)拿出纸写下自己的感受,把事件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写下来,并连续写几天。你会发现每次写的时候内容都有所变化,会越来越有条理,理性也会随之慢慢上线。
3.年龄与逆境
儿童特别容易受逆境的伤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发展出积极的情感风格、或最大的快乐幅度。逆境再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出头时出现,对当事人的益处最大。
六、道德层面如何成长?
在古人眼中,人的每项行为都关乎美德及人格,但在现代人单薄又局限的道德观念中,所谓有道德的人是指捐款给慈善团体、帮助别人、遵守国定以及大体而言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的人。当道德已经窄化成“自私自利”的反义词时,美德假设的主张变成了一种违反自身利益的行为反而有利自身利益。事实上美德应该是个人为成为更有效率、更有吸引力的人,而努力培养的各种优异才能。
1.积极心理的美德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美德优点而不是缺点上。单靠意志力就想改变自己的个性绝对没那么容易,辛辛苦苦改变自己的缺点,这种苦差事大概没有人会乐在其中,如果过程中找不到乐趣或强化作用,很快就会打退堂鼓,人其实不需要样样都强,人生处处有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美德优点来克服自己的缺点。
例如:每一次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他人“被迫害情结”时,就回想一下自己跟这个人曾经有过的美好回忆,这种心理回想久而久之会习惯成自然,最后慢慢学会原谅别人。
七、如何找到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群体生活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以水平维度所表示的亲密或喜爱度,另一个则是以垂直维度所表示的阶级或社会地位,从这两个维度,我们很自然就可以看出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但是,想象一下你在这两个维度里一直过得如鱼得水,有一天,你忽然看见某人做出了一件异乎寻常之事,或者大自然的美景让你目眩神迷,你整个人在精神层面有了一种“提升”感。这种垂直的动向就是我们内心感受到的第三维度,被称为“神性”(精神层面的提升感)的道德维度。
人一旦丧失神性,让自己的世界窄化为二维世界,就会变得非常贫乏。但如果过于极端,一心想建立一个完美的三维世界,并把这个想法强加在所有人身上,这就变成狂热的基本教义派了。
1.如何获得“提升感”?
(1)体验大自然
(2)感受高尚道德,亲眼所见或者看书、观影
(3)加入超越自我意义的群体
看到美德会让人的情绪产生变化,这些情绪反应会让人胸口产生温暖或愉悦的感觉,并且让人自觉地想去帮助他人,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好。
2.“自我”为何是神性道德的难题?
(1)日常琐事接连不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会让我们困死在物质的世俗世界中。
(2)精神层面的改变本质上就是“自我”的转变。削弱它,“自我”一定会全力反对。
(3)寻求精神层面的提升与成长是一条漫漫长路,有时候还要否定“自我”,但是“自我”不喜欢被否定,“自我”很会找理由去扭曲或欺骗。
3.人生的意义
当人的肉体、心理、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能找到人生的意义了。人需要爱、工作、自己与伟大事物(感受大自然、高尚道德)的连接,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我的心是一国之主,它可以让地狱变天堂,天堂变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