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数学
作者讲到自己因为数学不好而惭愧,并开始认真学习。雪瓶老师引导大家新的思考,我们平时并不善于建立数据化思维,从而对目标没有掌控感,她提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就是方向。
老师是这样说的:“我最近读了来自于《高效PDCA工作术》,很有感触。大部分人感到焦虑、疑惑、踟蹰不前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1.不知道自己最终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目标不明确)
2.不知道自己目前所做的努力是否值得(方向不明确)
3.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做法是否应当继续(手段不明确)
不弄清楚这些事情,就无法激起内心的热情。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遇到问题也没有勇气主动解决。
用了一个早上读完这本书,这段话让我很有收获,于是发了一个朋友圈,有学生在下面留言,问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其实答案很多人都知道:专注于目标:定目标、抓过程、赢结果!
然而,大多数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太专注于:我一定要想好,最好能一次选对。我做不到是不是自己不ok上,而忽略了: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行动才有结果。
当我们专注于为成功达成目标找方法时,你会发现,或许找不到最佳的答案,但相对不错的答案还是很多的。
我更喜欢说的是: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可见建立数据化思维,以目标为导向,我们才能饱有热情、赢得结果。
二.关于辩论
富兰克林很喜欢辩论,当他读了《苏格拉底回忆录》之后,开始认真学习并运用其中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不再采用生硬的反驳和完全肯定的理论,而是代之以谦逊和怀疑式的探究方法。不仅是辩论,人类交谈的目的是为了“彼此交流”,能产生愉悦感,傲慢自负只会损害自己的行善能力。这让我联系到前一篇的内容,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推倒自我的高墙,放下自我,才能接纳世界。
三.蒲柏的观点:
不作教人之态,别人才能从中受益;即使自己已经肯定的事情,也要用谦虚的态度表达出来。
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总是无法倾听对方,就像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当中所说,别人一开口就在想着如何反驳对方,或者纠正对方,往往以老师的姿态,高高在上,反而会忽视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让人心生厌恶,不愿意与之交流。
知道对方做错的时候,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看吧,早就告诉你要听我的话。这句话常见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让孩子出现逆反情绪,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亲子关系受到极大的伤害。
读书让我们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跟作者对话,去靠近他的思维,学习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