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考试结束,考场上的奋笔疾书已成为过往,考生们即将迎来第二场高考:报志愿!
志愿填报就如同第二次高考,很多家长和考生都是第一次经历,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
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大学?该不该依靠就业趋势填报?都是面临的问题,下面分享大家几个报考小技巧,供参考:
技巧一:学校优先,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
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目前教育部已经公布了双一流名单,考生可以根据此选择报考的院校。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的是,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等划分是最坑人的,千万不要在意这个东西。一本二本其实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程序而决定的一个先后顺序。
如果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这时,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比如上海,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另外,需要选择办学历史悠久一些的。
技巧二:选择地域要谨慎
学校第一,是指985/211优先选择,除此之外,应该把地域摆在首位。
很有考生有哪里毕业、哪里就业的想法,城市的选择就成了关键的条件。同时去大城市可以增进眼界,培养思维模式,地方文化也会对自身有良好的熏陶。
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有良好的资源,不一定非要挤破头去北上广。
技巧三:最后考虑,专业应该怎么选?
对于能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可以考虑放弃专业这个原则。但对于只能上三本或者专科的同学,需要坚持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人生有一个二八原则,在职业初期,所学和你工作关系比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越来越小。
所以目前可以想想自己愿意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再思考做这份工作需要挂靠哪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银行业,尤其是总行,现在最紧俏的可能并不是金融专业,反而是计算机专业。
实在想不清楚时,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第二,学外语。
除此之外,大家在专业选择上的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宽口径,为未来调整留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