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在群里闲聊,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卡点和木马程序,最近这两个词特别热,卡点是什么意思,我都现在都还有搞清楚,去百度一下,也没百度出什么由来。木马程序是台湾创意人李欣频老师的新书带火的,我通过朋友的朋友圈或者群聊的推荐,也把木马程序这个词入了脑,但是我本人是没有看过李欣频老师这本书的。
这两年,关于元认知和人的认知系统升级也是很火的概念,在我的理解范畴里,木马程序应该就是我们潜意识里阻挡我们做正确的事情的一种“不良认知”吧?!
其实我去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网上也只有计算机领域的解释,没有关于最新人类认知系统的木马程序介绍。所以其实我对卡点和木马程序都是稀里糊涂的认知,确切来说,应该是没有认知。
但是忽然之间,这两个词都在多个线上社群开始活跃起来,貌似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的样子,因为大家都这样传来传去地说,其实我还真的不知道有多少是和我一样对这两个词其实没有认知的。但是好像大家都有默契一样的,缄口不问,那我不好意思当众问出来,好像自己是从哪个山旮旯里面突然窜出来的村姑似的。
言归正传,今天没有又聊到这两个热词,是因为我们聊着聊着又聊到了赚钱的话题,现在线上副业赚钱培训课、训练营什么的火得很,好像每个人都摩拳擦掌的,恨不得有分身术,可以一边主业兢兢业业,一边副业也风生水起。的确,线上赚钱这几年有一批人真的抓住了机遇,线上狠狠地捞了一把金,所以即使线上课程已经有日渐式微的趋势了,还是有不少新人前仆后继,向继承前人们的辉煌战绩。
但我看这个趋势,总是隐隐约约觉得,互联网那波红利已经差不多走到头了,下一波又要流行什么,没有那个嗅觉,嗅不出来。
但我觉得自由职业者这个趋势应该是会越来越主流的,自由职业者包括各种soho办公的,工作时间自由的,微小创业的,自由摄影师、写作者或者人生各种体验师之类的职业应该是个主流趋势。就像谷歌员工,老板没有规定员工上下班的时间,不需求刷脸打卡,也不需求一定在办公室办公,只要工作有产能有效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没有人care,我想这样的工作方式应该没有人不喜欢吧?!简直就是自由到爆,但是也是考验人性的自律自觉的极限。
你想啊,要是天天自由惯了,万一一个不小心就睡过头了,耽误了正事可咋办,其实想想,只要人是极度自律的,TA就是极度自由的,因为可以做到想工作就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想放下工作,就放下手头一切happy去,这样自由切换的模式,简直就已经到了机器人的状态了。
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放寒暑假和上学时的状态,真的天与地的差别,最激动的就是放寒暑假之前的那段时间,天天盼着放假去happy睡懒觉看小说之类的,可真的放暑假了,却又很犯贱的怀念上学那种规律的作息生活,总觉得放寒暑假好似脱离了正常轨道似的,但真的快开学的时候,临上学前一周,总会焦虑到睡不着觉,一方面觉得假期怎么过得那么快,一方面又觉得总算熬完了被家人“神憎鬼厌”了整个假期马上就要回归正规,变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乖学生了。
到了后来进入社会大学了,才知道曾经拥有无数个可以自由挥霍的寒暑假是人生中多么难能可贵的宝贵时光,应了俗语讲的“未知生焉知死?”,“未知自由哪知道自由的宝贵?”。
我记得自己寒暑假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窝在自己的小房间小沙发椅上一本接一本地看福尔摩斯探案集等小说。进入社会大学后,再也没有那样的心情和闲暇时光去一本接一本地啃小说了。一来现在生活节奏很快,能用来看书的都说各种碎片化时间,其次,现在的心情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心情,现在看书,都带着“功利心”,什么书对最近的自己有用就看什么,看书已经成为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不像以前,喜欢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以前那是真的热爱呀,以前的粉丝才算是真粉丝呀。
所以你问我自己的赚钱卡点是什么?就是对性价比的要求太高了,好像看起来性价比不高的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任何没有确定的性价比或者性价比不高的事情,我们都没有兴趣或者“动力”去做,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读本好书提高自我知识修养呢。越是这样在乎性价比,越是离自己的心头好或者说初心越远,渐渐地,我们就习惯了这种凡事先问性价比不是先问自己爱不爱的模式。
就像今天带小妞去买玩具,我让她去挑玩具,但是很“恶心”地给她设置了只能挑小的,不能挑大的玩具的前提条件,结果小妞真的好听话,就挑了一个小玩具,但是也算价格不菲,我看着价格犹豫了一下,又再次和小妞确认,这个玩具确实是你最想要的吗?小妞再次确认后,我才去收银台买下了。母女俩手牵手一起走回家的时候,小妞对我说:“妈妈,其实我还喜欢一个大玩具,但是你说过不能挑大,所以我就挑了个小的,不过这个小玩具也是我喜欢的。”听完小妞的话,我突然对自己给她挑玩具设置条件的行为很气愤,觉得自己真坏,如果不想送她玩具那就直接不送,要送就送人家真正的心头好,否则将就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关键是给小妞植入了一个凡事都可以将就的价值观,这不正是我自己都很“深恶痛绝”的价值观吗?
多少人深受这个价值观的毒害?如果什么都可以将就,这个价值观一旦建立,是不是就会连友情、亲情和爱情、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都可以将就呢?!记得看过时尚芭莎总编苏芒写的一本书《为热爱而活》,里面她所做的事情都是奔着自己的热爱而去的,所以她活得一点儿也不委屈,为热爱而活才是让人能感觉到自己真正活着的方式,如果我们真的只能活一辈子,为什么要将就呢?想想就觉得好憋屈,顿时有种背着厚厚的盔甲,舒展不开的感觉,反正就是不爽。你有为热爱而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