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些能力,可以做点什么找到自已存在的价值。有些痴人说梦还希望具备超能力(片子看多了)。
金融学家,笔名香帅的唐涯教授,在2022年度演讲中谈到~
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你自己的能力。
“能力”是什么?
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
主动利用资源条件,
创造结果的可能性。
它的本质是一种可能性,是隐约的美感,成就的体现。
总结以上所说,能力的要素有三,分别是:①主动,②条件,③效果。能力公式即
能力=主动+条件+效果。
而其中“主动”是发动力,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素。
“主动”意味着主动占有条件、改造条件,可以充分发挥条件,进而追求“该有而没有”的效果。
这个流程就是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
你自认为很有能力,然而你的能力没有聚焦到结果上,将它完成做出结果;你却告诉别人你很有能力,这也只是忽悠别人吧。
有些发型师技术力是不错的,但收入却不高。原因不一定是装酷,而是他们的亲和力不足;和顾客的互动差,不会处理客情。
有些明明一天没做两三个顾客,却还自我感觉良好、很会端。
他们没赚到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能力用在结果上,相当遗憾。因为,一位发型师有技术力,加上他的客情处理能力,等于他的赚钱能力。
检定一位发型师对其技术的专业度,不应该只是表现在刀功上。而是顾客进门后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
马路边剪10块钱的,他的需求就是帮我剪一剪,有剪就好。三五十块钱的,总要剪个型还不太差。能给到120或150以上剪发价格的顾客,要求自然就不只是这样啦。
顾客走进发廊,花了钱
主要买的不是技术,更不是服务,
她要买适合她想要的感觉和美丽。
进入职场,除非什么事都做不来,否则,不能主观断定~他就是不行,沒能力。问你~你能力不好吗?
记住,能力永远是相对的概念。
自己做得好不好,并不算数,
一定要问:
有没有做的比上一次好,
才是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关键。
大环境不断在变化,而应对变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人生路上,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做第一,要做唯一。
能不能比你最好的竞争对手做得好,那才叫"核心竞争力",才是"差异化能力"。
职场上有一句话是:你不是有10年的经验,你只是用一种经验做了10年。或是这10年来你一直在重复第1年的经验。
在银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面额越小的钱,破旧得越快,就像人一样,能力和价值越低,被淘汰得越快。
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被取代的人,不管工作多少年,都不可能脱颖而出。
年资、付出不等于有贡献,
因为,努力不一定有结果。
有能力,不代表就有贡献,
要做出结果,才会有贡献。
每月上班都没请假领全勤奖,很努力工作。但是,就是没有自己想要的结果,没有做到公司领导所要求的,那你的付出只是低效的努力。
低效的努力,只是间歇性的勤奋;
高效的勤奋比低效的努力,更会有结果。
所以,永远不要停止提升你个人的能力。因此,
持续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是你一辈子的武器。
当你的能力足够强大,
不论绕多远的路,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