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放寒假,意味着离过年也越来越近。
中午给老妈打电话,没说几句话就挂了,她正在为过年制作瓜子,炒花生,煎米饼,油子等,都是家乡的特色小吃,特别地忙,老爸还特意从乡下过去帮忙。
而在这边,附近新开的超市,为了庆祝开业大吉,三天大优惠,各种水果,蔬菜,肉类......史上最低,欢快的音乐,促销员的叫卖声,人们的说话声和笑声,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大家都趁着大优惠大采购,花生,瓜子,夏威夷果.......一袋一袋地装着,开开心心地采购年货。
到我这里,老妈那些制作各种小吃的本领都要失传了,真没心思去琢磨这些,都是直接购买,方便又省事。过年还是要和父母一起过才像过年,记得疫情时期,有一年回不了老家,老人没办法过来。只能乖乖地呆在家里,为每天吃啥而愁。
特别是大年三十那天,一般都要过得像模像样的,而我的厨艺实在一般,炒几个素菜还可以,但要做大菜真不会。当时是硬着头皮在网上边看边学着做,印象深刻得是那道菜叫排骨炖年糕,兴致勃勃去做,认认真真地按照上面的操作,还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结果还是没把握好,煮得太干了,口感不好,家人们吐槽难吃。还红烧了一条鱼,煎得皮都掉了,而且里面的肉都没入味,娃爸只能苦笑着说,有得吃就不错了。那一个年,过得实在不像年。
还是要和父母一起过才像年,虽然到了不惑之年,还是想依赖着父母,他们始终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今天很开心,因为GGPP来到深圳过年,这段时间一个人一直在为他们的到来准备着,一方面想着他们年纪大自己多做点,他们过来就会轻松些。另一方面他们过来,又总是心疼我们太辛苦,买菜做饭等所有家务事全包了。他们一过来就要把我们养得白白胖胖的。
也许就是这种相互为对方着想的相处模式,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以前我和婆婆的关系还是很紧张的,你看我不顺眼,我也看你像根刺一样。现在想来有很多的原因,生活习惯不一样,性格上的各种碰撞,也吵过很多次架。现在可能是分开住,也是我在慢慢改变的原因,多去想想她的好,说好听的话。
人都是相互的,你只管对她好,她就会加倍地对你好,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