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说,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始于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茶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出去之后也影响了世界的茶文化。如果一个人想了解茶文化,那还是必须从中国的茶文化开始入手进行学习。
《茶之基本》是一本专门研究陆羽茶经的书籍,作者周重林是一名茶文化学者,他潜心钻研15年,参考古今40多种茶经的版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读者普及茶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让读者能比较全面地领略到中式茶文化的魅力。
《茶之基本》一共分为十章。茶之源介绍了茶的历史、定义以功用;茶之具介绍了采茶用的容器和制茶用的工具;茶之造介绍了采茶的时间和赏茶饼的技艺;茶之器介绍了存放茶、泡茶和吃茶用的器皿;茶之煮介绍了制茶的工艺、泡茶的技巧以及茶的风味;茶之饮介绍了茶的民间饮用方式;茶之事介绍了许多关于茶的典故;茶之出介绍了不同地域茶的不同特色;茶之略介绍了制茶可以省略哪些繁琐的步骤;茶之图介绍了饮茶时要在座位旁边摆放的四幅或六幅画。陆羽耐心地将茶文化的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了极致,然后把它们呈现给了翘首以待的观众,让他们的五感都沉醉在了茶的世界之中,无可脱身。周重林老师的解读则更贴合于现代读者的品味和阅读习惯,使得文本锦上添花。
茶在中国并不是自然而然变成一种艺术的,它一开始只是某种提神的小众饮品。而陆羽的茶经写成之后,茶才从一种普普通通的饮品升格成了一种“雅致”的“茶文化”,并慢慢被达官贵人和知识分子所接纳和歌颂。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整个中国社会,也逐渐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和医学等领域中去了。
茶在中国的兴盛还要归功于僧人的推广。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里说:“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和尚们坐禅时不能打瞌睡,不吃晚饭,但可以喝茶。和尚们各自携带着茶,到什么地方都煮茶喝。从此,人们互相效仿,喝茶就成了风俗。”茶叶的口味隽永,初尝稍有苦涩之感,却回味悠长,口有余香。它与和尚们坐禅苦修的意象相得益彰,当茶文化沾染上禅味之后,它就自然而然地升格成为了意境深幽的艺术品。
文人墨客莫不赞叹茶文化的清幽和禅意。苏轼的《汲江煎茶》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茶在自然界时与云雾和雨露为伴,自生自灭。在它不经意跌入人间之后,在杯中召唤沸水,发出嘤嘤之声,和人们进行无言的对话。
茶在欧洲和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贵族喝红茶,配的都是梦幻般的甜点,把茶喝出了童话的味道。《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三月兔的下午茶已经成了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特色,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爱做梦的女孩子会穿着洛丽塔小裙子,化上漂亮的妆,去参加五星级酒店的茶话会,给自己拍很多非常可爱的小照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