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和田老师进行了第九课内容的对练,田老师一人分饰两角(父母和孩子),协助大I小E的我顺利完成了准备阶段的建立关系和信息搜集对练任务。在磕磕绊绊、羞哒生涩中,体会到了三点感受:
1.田老师一人分饰两角,非常投入,角色分明,代入感太强了!作为家长,对孩子的问题很着急,情绪到位;作为孩子,语言语气语调都非常贴合青少年形象。非常感谢田老师百忙之中能够耐心地配合我完成演练,并给予了专业点评与反馈。谢谢您
2.家长咨询环节,我生硬地套用课程中的建议咨询模板,容易引起家长的漫谈闲聊。对练结束时,和田老师的复盘中,我反省到:家长都是成年人,应该用专业商务咨询方式,和家长直接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是什么,围绕问题再与家长交流关于孩子的具体性格特点+事情。这样更能体现专业咨询的实现,又可以提高咨询效率,让家长也聚焦孩子的问题情况来配合有效解决。
3.孩子对练部分,按照课程中建议的破冰流程,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生硬与无可奈何,以及小朋友对我的戒心与标准答案式应答或回避(这里有强烈的挫败感 )。对练结束时,和田老师的复盘中,我反省到:自己没有切换并跟进好案主的角色变化,且非常不了解青少年,特别是与青少年“套近乎”不太得法,反而让孩子觉得不愿意继续话题,信息虽然还是很多小盆友。深刻体会到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咨询准备,会更从容些。
一点行动:
暑假来临,通过主动和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接触、聊天、谈心等方式,进一步确认青少年生涯咨询有效破冰流程与话术。太挑战我啦,要努力加油哟(๑˙ー˙๑)
ENDing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木彩灵”,点赞收藏,彩灵坚持日更,持续更新ing。
【看完三件事】
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1.点赞文:让更多的性情中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不要只是悄悄收藏喏(o^^o)
2.关注我:让我们有缘成为长期关系或者更长情的对练(*^_^*)
3.码点字:让您的第一感受码字留言区,“无记录,不发生”,或许我们会有更多的瑟瑟共鸣或火花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