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
现在,内卷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当下的教育。从幼儿园升小学开始,小升初、中考、高考,甚至现在的考研和考博,到处都是疯狂内卷。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不安全感吧,总觉得必须成为学霸才能成为人生赢家。竞争越来越恶性,越来越变态,以致现在的疯狂内卷。现在想来,很多人被裹挟其中,难以自拔。
降维打击,又是现在流行的一个新词。顾名思义,首先要降维。如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空间中,物体自身微观粒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公式将发生变化,物体分子将不能保持现有的稳定状态,极可能发生解体,导致物体本身毁灭。降维打击就是将攻击目标本身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致使目标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中生存从而毁灭目标。
下午在校园的花海逛了一会,看到几个女孩在拍照,路过她们身边的时候,听到她们讲到降维打击。现在这个词,成了学生口中时髦的词儿。
当你在当下的圈子里被内卷得无法立足时,可以选择降维打击,即,找一个层次更低、竞争对手较弱的的行业,以你当前的能力,在低层次的圈子混更容易立足,甚至出人头地。然而,这样对低段位圈子的人确实致命打击,让他们被裹入更疯狂的内卷。降维打击,实质上讲,我争不过我就认怂,不跟高手玩了,但是我可以找水平差的人玩,这样可以轻松赢。然而,处在高维的人可以降维,可是本就处于低维的人呢?如果无维可降呢?这种策略依然是一种太过功利、太急于求成的表现吧?
不知道现在各种清北名师当道的各类辅导班,211和985毕业的高材生,选择中小学辅导,算不算降维打击呢?记得去年的招聘会,学而思都到学校来招人。可是我们学校是没有师范类专业的,如果学生们毕业去学而思,那他们学的专业知识基本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了。与其这样,当年高考又何必费劲把火地选择这样的专业学校,学习难懂的专业知识呢?国家在人才培养中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真的感觉没有被用到刀刃上啊!
所以疯狂内卷搞得人疲惫不堪,就算在内卷中处于优胜的状态,但是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心已经被打磨得近乎没有了,最后这帮所谓的优秀者又选择降维打击,这让人何去何从呢?
内卷厉害了,选择降维;降维后又造成新一波内卷,于是,又一波人选择往降维。这样,内卷~降维~内卷~降维……,可是总一天,会有人会无维可降。如果整个社会陷入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最终结果也只会让人更加焦虑,又何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呢?真心感觉不是个好兆头。
真心希望,无论大家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能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拿出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来,用心钻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又何必恶意去扰乱别人呢?只有大家都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工作,社会才能真正走上正轨。到那个时候,内卷也消失了,也没有必要降维打击了。
然而,这件事要做到,并不容易啊!
不知道对降维打击的理解对不对,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