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看到朋友圈里分享的一则新闻,就与我的心情及想法产生了强烈共鸣。
哈尔滨的继红小学里一位季老师,在短短两个月内,对刚入学智商146的孩子XXX,实施了各种花式惩罚打击威吓(不是虐待是什么),导致对上学一直充满向往的孩子产生厌学消极抵触情绪,家长忍无可忍发公开信给学校,反映事实,直指其班主任师德沦丧。
这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是道德沦丧到令人发指的师德现象,这只是个别现象吗?令人深思!这事件的曝光即是德不配位这个词语的具体体现。
老师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除父母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对老师的品德岂能没有要求底限?
对于老师,我们家长不希翼你们能做得象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一样,燃烧自己,温暖孩子,淡泊名利,一生热血抛洒于三尺讲台,甘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航灯。但是,请至少保持一份做人的最起码的良知和从事教师职业对孩子的那份耐心包容心!这就是为人为师的德!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孩子就是一朵花,不同种类也不同颜色,花期也不同。但同样需要土壤和阳光。
每个孩子都是这世界上最可爱最善良最具创意和哲理的小精灵,能否让孩子的美好天性尽可能地继续保持,要靠教育者们给孩子赋予怎么样的生长土壤了,而善良和爱心则是照亮孩子人生的阳光。
孩子的不同,既考验老师的教学方法又考验老师的耐心!
一个女老师,自己也将会或者正是为人母的人,对学生如果没有视若珍宝的爱心,没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也要请保持一份最低的正直善良的人的底限一耐心,这一高尚的秉性,是以善良和爱心为基石的,更是当老师不可或缺的必须具备。
你太想表现自己的优秀,不允许调皮捣蛋的孩子给自己班级抹黑,不允许有孩子发生什么意外可能影响到自己拼命保持的优秀形象,太想得到,太想赢得当老师的好口碑,以至于,忘记了,你面对的是孩子,是昂着小脑袋,用热切而纯真的眼神看着你的孩子。
随着教师工作岗位的各种细化管理和各种具体执行,对老师的职业要求越来越明确具体。面对繁琐的工作,老师生怕出错,以免担责受罚。在更多的前途吸引和个人利益面前,对待得失,少了分担当,多了分计较!少了分耐心,多了分急躁!没事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点意外,先把责任往孩子和家长身上推,以免受牵连,急功近利之心,昭然若揭!
品德教育,成了各种职业教育中,最缺少的一课。各种沟通技巧,口才培训,特长优化,职业进修,方法论的进步,使各种工作表象上进行的更加完善,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在这种欣欣向荣一路奔腾的前进浪潮中,唯独品德的持续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进修必须!
相安无事,无事之秋,靠专业知识及方法,就可以稳定维持。然而事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失误意外纰漏时,因为急于掩盖,掩过饰非,人的美好品德就有了上场需要,即人们常说的检验人品的时侯到了。
批评和自我批评即是自省。我认为老师面对不如意的事件发生时,应先审视检验自己的言行举止,再去教育孩子和家长,而不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对孩子和家长横加指责。因为孩子和家长对老师的敬畏,所以,面对老师某些不当举止能忍就忍。忍无可忍时,即使是平时面对老师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家长,也不能再忍,因为无限度的忍让只会更加助长对方的不当行为。
小朋友做错了事,害怕被批评或是挨打挨骂,有不敢承认的时候,情有可原,毕竟小,需要家长给孩子上上课,做错了事就要勇敢承认,这是担当,知错才能改。做错了事,不回避不逃跑,是直面问题的勇气,也是做人的担当。
站在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位置上,老师,不仅是拿工资熬养老的工作,更是以德为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虽然有点老生常谈,但也彰显了其岗位的重要性。
希望德不配位的老师越来越少!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温暖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希望老师们心理健康生活幸福,传递给孩子们更多爱的讯息!愿我们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