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结果出来的那天,我在杭州出差。偌大的杭州东站人来人往,我泪流满面地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它奋斗。
那是一个不眠的夜,我蜷缩在床上,控制不住的泪水一遍遍打湿了枕巾,在暗夜中不敢关上灯,害怕再也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那只是一个平常的周五,一个值得期待着周末的美好的周五。
作息规律、按时吃饭、准点睡觉、坚持运动、很少生病的我,得了癌症?
周末的两天,我迅速经历了哀伤的五个过程:否认-愤怒-协商-忧郁-接受。
大数据帮我记得,确诊后的第二天,我单曲循环了18遍《猪猪侠》。
“聪明勇敢有力气,我真的羡慕我自己”?
没错,就是这样的我,经历了化疗、靶向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打了一场漂亮的仗。
入院检查、确定诊疗方案,对疾病一无所知的我,很快就对神奇的医疗设备、各种药物对身体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是的,好奇心让我仿佛置身事外,我的灵魂静静观察我的肉身,是如何一点一点被治愈。
可是,如何不痛呢?
穿刺的痛,化疗的痛,打针的痛,吃药的痛,换药的痛,脱发的痛,溃疡的痛。
术后一个简单的手臂平举,我也用了整整一个月才得以恢复。
如今,我恢复了食欲,恢复了体力,恢复了运动。
失而复得让我更加珍惜拥有的可贵。
我想,疾病是上天的馈赠,是化了妆的祝福。扛过来了,那一切不能把你打倒的,最终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生命是份礼物,是永恒的死亡之间一点点小小的微光,意义就是让我们体验这个生老病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怀,拥有了足够多的休息,感受到从光头到毛发浓密的欣喜,回到家乡被江边小城深深的治愈。
最近接诊了一些癌症来访者,有的重获信心,有的郁郁寡欢,每个人的能量差异甚至是一条鸿沟。
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的三十五岁都会死一次,有的人会找到答案,重塑自己,有的人不会,将错就错了。有人被黑暗笼罩,很快举手投降,有人看到的是光,总是想各种办法去闯。
站在此刻回望,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我的2021年,我想,应该是“勇”。
人生是看着种种可能性面朝自己逐个坍缩的过程。对个体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最可贵的,就是“勇气”。
罗翔老师在一次访谈中说:“在我的词汇中,我觉得‘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就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在这一年,我无比清晰地看到了恐惧、悲伤、无奈、焦虑、无能为力、手足无措。
我有过害怕的时刻,但是我告诉自己必须直面。
告诉自己要勇敢,就是在帮助自己变得勇敢。
勇敢并不是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恐惧面前,有面对它的决心,从而战胜苦难。
新添的伤疤,像是一个嘴角上扬的微笑,那是我勇敢地、为了生命搏斗留下的勋章。
手术刀下的幸存者是幸运的斗士,而疤痕,是一场漂亮的仗,勇敢且美。被爱,被接纳,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勇气。
每一位与死神抗争过的女性都非常勇敢。
生而勇敢,不必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