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的年末,我都习惯性为自己做一个年度复盘,总结一下自己的得失。一方面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另一方面是把今年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用到未来的行动当中,当然更重要的是根据今年的复盘做出明年的计划。
2017年只剩最后的2天了,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大角色
总结下来,今年的我有三个角色,对此我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我来复盘一下。
2017年对于我非常重要的三大角色:
1、大四毕业生
2、职场新人
3、自己的CEO
1、大四毕业生
第一个是大四毕业生,关于这个角色,我个人有两个“顺其自然”,第一、顺其自然地写了毕业论文。第二,顺其自然地选择了放弃本专业。
关于毕业论文,我的做法很简单,毫不羞耻地找了一个学长辅助我完成,所以我没花太多精力,主要时间花在实习上。
我心里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顺利毕业”即可,因为我不会选择“自动化专业”作为我的职业方向,所以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在毕业设计上,能毕业即可。
总结来说,我花了不多的精力,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大学时光也算无遗憾。
关于放弃放弃本专业,我的理由也很简单,第一没兴趣,第二不擅长。
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对本专业没兴趣,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我是深度思考之后得出志不在工科专业,不是因为懒惰和颓废而厌烦本专业。
于是乎顺其自然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在于互联网新媒体,所以从大二开始捣鼓新媒体,虽然没啥突出的成绩,但是也算为后来毕业直接从事新媒体行业打下了基础。
另外我在学习本专业过程中也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工科的世界太复杂了,上课太枯燥,考试只能勉强六十分万岁,于是果断去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
哈哈,我竟然把放弃专业的理由,说得如此有理有据。
2、职场新人
2017年对我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职场新人,没有之一。
学生到职场人角色的转换,让我经历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所以也有很多经验想总结,在下文我会详细总结我学到的职场快速成长思维,期待哦。
在2016年10月份我就正式进入职场,由学生到职场人的转换,让我有点不适应,很长一段时间才缓过来。
虽然不出色,也不太优秀,但也没被公司开除,哈哈,也证明算是个合格的职场人。
令我欣慰的是我在求职前后,差不多拿到了10多个Offer
,这也算2017年的成果,我把这一起归功于我拿不出手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以及我在背后的付出。
这一年我在公司做了很多事情,内容运营、知识付费、内容电商、流量等等工作,当然还有一些打杂的苦力活。工作成绩总体来看,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没有出色,没有出众,这是我今年的小遗憾。
3、自己的CEO
自己的CEO,这个说法确实有点奇葩,我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CEO就是我本人,员工也是我本人,这一年我一直在努力经营自己这家公司。
这里有五个关键词:
1、自媒体运营
2、学习(读书/知识付费课程/请教牛人)
3、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
4、带徒弟、做培训
5、写书/写作
(1)写书
一个一个来说,令我最羞耻的是写书。从去年到现在大概有七八家出版社邀请我出书。
到目前还没有出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就我这个水平,写书不是在误导读者嘛,老是觉得自己沉淀的还不够,写的东西自己都不满意,怎么好意思给读者看呢。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懒癌和拖延症,明知道自己写的不好,还不刻意练习,这不是在找借口吗?
总结下来就两个原因,第一脑子没货,第二犯懒癌。
(2)知识管理/时间管理
于是顺其自然有了“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关键词。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和知识,我用的一个神器就是印象笔记。
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从2016年8月21号注册账号到现在,我坚持使用了接近500天,还很变态地充值高级会员到2020年8月21号,因为我想坚持四年以上的时间。
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印象笔记开始工作;在上班路上随时打开记录灵感,管理自己的知识,随时随地可以搜索调取知识,在很多场景中都使用到了印象笔记,像一个脑残粉一样热爱着这款软件。
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探索如何使用它,也做了很多尝试,现在我已经有一个完整的方法论来使用它,我的效率整整提高了好几倍。
(3)学习
今年我的学习包括了读书、知识付费课程、请教大咖。
毫无疑问今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兴起了很多知识付费平台,包括得到、喜马拉雅、知乎等等,我也购买了为数不多的几门课程,收获也不少。
但是尴尬的是造成了知识焦虑症,所以在后半年我买的课程越来越少,一般为了解决当下问题而精挑细选的课程。
读了为数不多的20本书,最后觉得还是读书好,收获更大,还可以让自己专注,所以2018年我会读更多的书,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其实今年我请教大咖的次数不多,更多是想闭门修造,最后发现我错了,这样容易局限自己。应该和更多优秀的人学习,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天地,思维上也会更开阔。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自媒体运营
今年我在自媒体方面,主要探索了一些新的平台,包括头条号、一点号、企鹅号、网易号、UC大鱼号等等。我始终认为,做运营就是两件事情:搞定平台和搞定用户。
在自媒体平台研究方面花了很多时间,掌握了各个平台的规则和玩法技巧,最后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
庆幸的是在其他自媒体平台上产出了几篇10W+的文章,遗憾的是自己的公众号没做起来,粉丝数和阅读量惨淡,还断断续续更新,2018年改进吧。
(5)带徒弟、做培训
今年带来几个想转行的徒弟,也有是纯粹为了兴趣的。做这件事的目的也很简单,把我自己学习到的东西,实践过的经验,一一传授给别人。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以教促学。
因为我也是从自动化转行到新媒体,我的一些经验可能会对转行的人有帮助。令我欣慰的是,几个徒弟都成功转行,发展都还不错。
关于就业的思考
毕业就转行,很多同学都不理解,学了四年的专业,毕业就放弃,不可惜吗?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深度思考过。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就业难,究其原因,其实找工作不难,难的是很多人非要选择对口的专业。于是乎很多人就会拿出一个很常见的理由,“不能浪费自己学了四年的专业”。
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浪费,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领域工作,浪费了四年时间;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领域,其实浪费了38年时间(22岁工作,60岁退休)。
因为你在不适合的领域内工作,你几乎很难发展的不错,所以你浪费了38年的时间;如果你浪费了四年的时间,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好的几率肯定很高。哪个重要,自己权衡。
好了,这笔账我自己算清楚了,如果你是毕业生,也可以借鉴一下。
关于职场的思考
在上文中我提到,2017年对于我最重要的角色是职场新人。在职场上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一些经验,总结一下职场中快速成长的思维方式。
1、高标准、高期望
虽然我今年七月份毕业,但是我所在公司,我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两个月。当我工作到大半年时间时,我和老板有过一次深度沟通,细节不用说,重要的就一个点,我的表现没有达到老板的期望。
这里需要敲一下黑板,因为我是被老板挖过去的,所以他对我期望极高。半年时间我一直没有做到出色和出众的成绩,所以有点小失望。
所以我的思考就是,做每一件事情先超越自己的预期,再超越老板的预期,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这样才能获得机会快速成长。
老板对我有120%的期望(其实所有老板都这样),我对自己的期望应该是150%,这样实际才能达到老板80%的期望值。如果我的期望值是80%,那实际可能只达到了老板50%的期望值,所以不及格。
说人话就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极高,才能达到老板的期望,而不是随意完成手中的任务。达到老板的期望,获得老板的信任,得到更多的机会。
2、及时反馈
在团队协作中,及时反馈很重要,这里有个小插曲,“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其实就在说那些经常哭闹的小孩,总是优先被喂饱的小孩。在职场中也一样,如果你只知道埋头做事,不沟通、不互动,你就是那个没奶吃的人。
2017年的我总是埋头做实事,导致老板在很长时间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没有得到善果。
现在我学会了及时反馈和沟通,终于明白了“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举个栗子也许你会恍然大悟,老板给你一个任务——运营知乎,于是你花了2个月的时间在努力写了很多回答,最后给老板汇报的时候,老板说来一句:算了吧,还是让谁谁谁去做吧。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时候你晴天霹雳,才知道你运营的方向和目标根本不对。虽然你很努力地埋头苦干两个月,可是你并没有理解运营知乎的真正目的和老板的意图。
从这以后老板对你失去了信任,以后重要的任务不会交给你做了。
所以什么才是聪明的员工,我的老板说:死缠烂打,直到问清楚老板的意图再去行动。
所以怎么做?
搞清楚做一件事的最终目的再执行
做到10%-30%的时候,要跟领导沟通一下,看是否偏离目标
切记做到100%的完美再去反馈,因为你以为的完美,不一定是别人心中的完美
3、先讲结论原则
这是一个关于沟通、汇报、写作的核心技巧——先讲结论
刚入职场我的表达并不好,和领导同时沟通的时候,很容易让他们一脸懵。听不懂我说的什么,其实就是表达逻辑的问题。后来我学会了PREP原则,发现有所改进。
PREP 的原则:
POINT =结论
REASON =依据
EXAMPLE =具体事例
POINT =重申结论后结束
举个向领导回报的栗子:
下个月我需要申请一个小助理。
因为现在业务发展飞速,客户数量比以前增加了3倍,仅凭我个人的力量无法对付,否则就会浪费很多客户,而且我现在的工作强度已经很大了,所以必须有一个助理来辅助我完成一些琐事。
4、核心竞争力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别人突出的地方,这不是鸡汤,是真理。
因为你的差异化优势会让你不可替代,这样你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试想,同样的两个应届毕业生,一个人的简历上面都是各种优秀学生证书、学生会主席经历等等;另一个人的简历上面都是各种项目经验,对于面试公司的产品还写了5000字的竞品分析报告和建议。
如果你是HR,初步选择的可能性哪个更高?这就是差异性造成的。
如果你是做运营的你就知道,一般的运营分为: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等等,那你必须在熟悉所有运营方法的同时精通其中一种。
例如在公司的运营部门,你是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或者知乎玩的最好的一个,是别人无可替代的那种。
我自己的优势就是掌握了大部分自媒体平台的玩法和套路,这个是我的核心优势,但我内容写得一般呀。
我觉得任何运营都应该先搞定平台,然后再搞定用户,如果你只顾写内容,不懂平台的调性和玩法,那是徒劳无功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遵守它的规矩,不然再好的内容,不适合平台调性,也不能发光。
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然后刻意练习到无人代替,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5、大局意识
2017年初,我在内容运营上死磕了很久,结果始终写不到公司公众号调性的内容。当时犯了一个毛病就是没有大局观,没有全局意识,每天都在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陷入这个怪圈出不来,思维被局限,当时非常痛苦。
在上文我提到做自己的CEO,核心理念就是做任何事情都站在CEO的角度,然后做项目的规划和行动。
如果年初我懂得大局意识,我肯定会站在更高维度去看内容运营,首先我得先了解写文章的目的,然后一一拆解这个任务,包括文章题材定位,素材整理,逻辑框架梳理,写内容,优化内容,发布内容。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
例如我写这篇文章之前肯定要来一张思维导图,先对内容拆解和逻辑框架梳理,最后才开始动笔。
我用的神器是幕布,一款管理大脑的神器。它有两个优势,第一先写结构化的大纲,还能专注于某个主题,第二是一键生成思维导图。
做每一件事情之前,我的习惯肯定是先来一张“幕布”大纲和思维导图。
方法论:
1、先深度分析目标,尽量用更多维度细致拆解总任务
2、然后在幕布上列出大体的结构化大纲
3、接着细化大纲,把每一个任务拆解成更多小任务
4、针对小任务做出详细的实操方案
5、优化并生成思维导图
6、执行
有了大局意识就不会钻牛角尖,也不会迷失方向,忘记了最终目标,所有事情都可以按照扎个方法论来做。
最后,感谢在2017年帮助我成长的你们。
2018,一起加油
这是我的2017,你的呢?我在留言区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