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来敦煌已经是第八个年头,2016年5月,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那个时候敦煌还没有现在火热,鸣沙山的骆驼还是熙熙攘攘的,不像现在动不动就说万人演唱会,动不动就堵骆驼。
之前因为是工作,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来,匆匆忙忙又离开了,都是在服务队友上面,自己却从未停下脚步去慢慢感知一下敦煌。这次千人走戈壁因为我选择了在敦煌带孩子,未进戈壁做服务。可以有机会待在敦煌市区,今天带两个孩子在大街上玩的时候,似乎找了一种熟悉感。
如果一个地方你连续来了8年,而且这辈子都有可能会每年都呆上两个月的话,我好像应该好好审视一下敦煌和自己的缘分。脑海中冒出一个声音,可能会在这里发生更多的一些故事了。
既然选择了戈壁这个生命事业,就是不管事业发展到了哪里,戈壁这份事业是永远不能丢的,必须要用生命去践行。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事业线上,我跟敦煌,跟甘肃,跟河西走廊能发生哪些故事呢?
终于跳开了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敦煌这个千古名城,我想它有着非常大空间,过去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问题,并未快速发展,但这也恰恰是好事,它躲过了“一劫”,就是快速发展的时候的一些不科学的情况未在敦煌发生,相对来说依旧保持的比较原生态。
在已经把生态保护纳入了国策的时代,我想再去发展,一定会更加的和谐,一定会考虑的比过往周全,同时审美艺术及工艺的进步,一定会创造出更好的敦煌。
现代的敦煌也许有大家还不能在这能待很久,一个是基础配套原因,一个是天气因素,但这也许会在某些情况成为它的优势。这里的特色是历史、文化和艺术。当大家都已经厌烦了拥挤和吵杂的时候,我想这里未来应该再次成为热爱文化、艺术及生命的人一个理想地之一。
敦煌,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敦煌都是繁荣的,所以在中华文化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我想敦煌也一定会承担着它很重要的使命。
所以能影响更多的人来到敦煌,也是在为此进程做一份贡献,把戈壁做好的意义就更多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