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不知道的你的孤单
上午,全家人准备去长辈家里过节。嗝嗝忽然问我,妈妈,所有人都去吗?我说,是的。她又问,那谁看家啊?我随口开个玩笑说,让豆豆看家行不行?
没想到她立刻就哭了,说不行,然后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那天,你们都不在家,爷爷让我自己在家看家,外面还有人放鞭炮,我一个人很害怕。
她反复而急切地表达着自己当时的心情,眼泪流成了两条小河。
我开始时是迷茫的,婆婆在一旁解释了,我才知道,原来我在医院生豆豆时,婆婆和先生都陪在医院,公公在家照看嗝嗝,那天公公有事,外面下雨不方便,就把嗝嗝一个人留在家里了。
听到这些我很震惊,也很难过,我没想到自己在忍受着剖腹产后痛苦的恢复过程,观察着新到来的小生命所有的细节时,我的女儿正经历着怎样的孤单和害怕。她当时刚刚四周岁零两个月,从小被保护得很好,性格敏感细腻,甚至会被动画片里的小蛇吓哭。
可是,当她来医院的时候,我只看到了她对弟弟的新奇和喜爱,还有对我挂着点滴的担忧。我以为她被照顾得很好。也许小孩子的害怕会一时因为一些事而暂时忘在脑后,可是心里的阴影却很难抹去。
伸手把她抱在怀里,安慰着她的委屈,假装轻松地说,原来我的宝贝这么厉害啊,妈妈都不知道呢。心里却是满满的自责和心疼,我不能怪老人,只能是自己以后多关心她,尽力多陪她。
二、望着你的背影,听着你的自言自语
有了豆豆后才发现陪嗝嗝的时间又少了,才发现自己那么那么想念她,即使她就在离我不到两米的地方。
总是出现这样的情景,嗝嗝坐在饭厅的餐桌边独自吃饭,我抱着豆豆坐在客厅沙发上望着她的背影。看着她安安静静或者念念有词地消灭碗里的食物,这时候我好想和她说,宝贝,妈妈好喜欢你,好想和你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饭。可是我要守着豆豆的好眠,好让他长得更快更健康。
当所有人都去忙,我要哄着豆豆睡觉,嗝嗝只能自己玩,而且还要保持安静,不能拍球,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快跑。她会在自己的房间写写画画,摆弄着玩具自言自语。我在客厅认真听着,那些绝对原创的天马行空的故事,感叹着那个小脑袋瓜里竟有着如此炫丽多彩的世界。她专注于自己的想象,却不知道还有我这个听众。
三、想从他们身边抢回你
当我必须尽一个母亲尤其是奶牛的职责照顾豆豆时,就要由家里其他人来照顾嗝嗝,我要说服自己相信他们,说服自己放手。可是这真的很难很痛苦,即使此刻我仍为这件事而痛苦。
先生是个简单直接的人,作为丈夫,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而且刚好可以弥补我想太多的个性。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就不尽如人意了。严厉地说是不合格。他只会不停地唠叨,指责,催促,等孩子不高兴了他就用好吃的好玩的来讨好。
婆婆为人热情,爽朗,虽然有点强势,好在明理,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但是有很多事当时说了挺好,转身就忘。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比如一些生活习惯和礼仪。婆婆喜欢教孩子读书,这是好事,可是作为对文字有强迫症的我来说,实在是无法容忍不停出现的发音问题和错别字。
公公就不必多说了,典型的中国式溺爱型爷爷。
每当这时候,我就想冲上去把他们赶走,我自己带孩子。可是往往是抱着刚刚睡着的豆豆没法撒手。
四、给你的礼物
我想给你最好的一切,而事实上,我只能给你力所能及的。我没办法开车送你去幼儿园,没办法给你一天换一套衣服,没办法给你买昂贵的进口水果,我想给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许是最好的礼物吧!
我买来一堆书,然后放下手机,捧起书,开始时假模假式地端着,看着看着就入迷了。我高兴地看到你也更多地主动翻看自己的书。我把手工书交给你,简单地说明要怎么做,你认真而兴致勃勃,我又回到自己的书里,我以为我成功了。
可是,外面的烟花吸引了你,你说,妈妈,我看完烟花就帮你拿胶棒。我埋头在书里说好,你不断发出夸张的赞叹,即使我被书里的情节深深吸引,却仍能听出你戏剧似的浮夸语气。
你趴在窗前认真地看着,不时欢呼,我看着书,等待着这个类似春节闭幕式的狂欢结束,因为从小就对烟花爆竹不感冒,所以此时只觉得噪音污染,同时安慰自己,接下来一整年都可以享受安静的夜晚了。
终于你无奈又失落地问,谁能来陪我一起看烟花呀?我忽然从自己的世界中惊醒,于是我迅速放下书来到你身边,牵起你的手说,妈妈陪你。
我们就这样牵着手,站在窗前,你仍然为每一次绽放欢呼,却不再像念舞台剧台词,而是滔滔不绝,东拉西扯地和我说这说那,洋溢着纯粹简单的快乐。在我眼里,那烟花也变得美丽了,只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