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书的结缘是源于给朋友去华为买手机,看见展厅里陈列华为的一些管理书籍,那段时间正在搜寻关于华为关于任正非的管理书籍,看到这些书后如老友相见兴奋不已,和卖手机的小伙死缠烂打让把这本书借我看几天,小伙子可能看我是真的喜欢他们的书,就给店长打电话让我和店长通话,凭着我对此书的热忱人家可能不借都不好意思了,最后答应把书借我看一周。
《以奋斗者为本》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分别为《价值卷》、《干部卷》。目前只阅读到《价值卷》,里面提到“企业要以全力创造价值为核心,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或行业,活下去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活下去就要去持续创造价值,企业强调每个人对资本的贡献价值,个人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奋斗。
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
这本书里面的好多观点我还是非常认同,就比如办企业一定要是客户满意,这是生存基础,也要是股东满意,这是投资的目的,同时也要使贡献者满意,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这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只看中了客户是远远不够,还要对员工有激励机制,为员工着想,为员工考虑。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一只猎狗追逐兔子,追了好久也没有追到。牧羊看到了,讥笑猎狗。猎狗回答说:“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为了性命而跑呀!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得对啊,那我若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去追兔子,因为谁都想捕到更多猎物。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难捉,小兔子好捉,而得到的骨头都差不多,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兔子呢?”猎人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照重量来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这样,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这以后,新问题又出现了,猎狗抓的兔子又少了很多,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就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们。猎狗们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会变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猎人经过一番思考后,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做,以完成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做到了。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于是猎人又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这样,出走的猎狗们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从曼昆讲的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一个好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满足个人利益需求,激发团队组织成员的无限工作能力。猎人对猎狗的有效管理就在于猎人对激励效应的有效运用上。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市场以外,企业应该还有自己的一套激励体制,比如华为的以长期奉献能力与实现贡献定薪酬,以短期贡献定奖励的体制。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说,制度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团队业绩,达到“双赢”的目的,有句名言说得好“人们只有在被追赶和被督促中才能进步”,也正是说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这个时代讲“情怀”的人太少,想要留住人才,还要看激励机制到不到位。如我这么讲请情怀的更是少之甚少。
任正非曾经说过下个时代是群体奋斗,群体成功的时代,希望各位能以奋斗者为本,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向成功。